黑色卡瓦石与和田玉怎样区分
-
面议
和田玉真品密度较大,一般在 2.95 - 3.17 克 / 立方厘米,拿在手中有明显的沉甸甸之感,仿佛握着一块厚实的金属。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称重对比来初步判断,准备一台电子秤,先称出玉石在空气中的重量,记为,再用细线将玉石悬吊,使其完全浸没于水中(注意不要触碰容器壁和底部),称出此时的重量,记为,根据公式:密度 = (水的密度默认为 1 克 / 立方厘米),计算出玉石密度。若计算结果远低于和田玉正常密度范围,如常见的玻璃仿品,密度约 2.5 克 / 立方厘米左右,手感明显偏轻,便可初步判定其非和田玉真品。
对于籽料而言,皮色是其特 “身份证”。真品籽料皮色自然,如洒金皮、枣红皮等,颜色由玉石内部自然沁出,过渡均匀,边缘模糊,与玉质浑然一体,仿若岁月沉淀的痕迹;在裂隙处,皮色顺着裂隙走势浸染,有深有浅,真实自然。假皮色多是人工染色,颜色鲜艳扎眼,像化学颜料涂抹,边界分明,过渡生硬,常呈块状堆积,在裂隙处,颜色聚集沉淀,无自然沁染之感,仔细观察还能发现染剂残留的痕迹,与真品皮色的天然韵味相差甚远。
用强光手电筒贴近和田玉照射,真品透光均匀,光晕柔和,内部结构细腻,纤维交织状纹理在光线下若隐若现,似朦胧水墨画;白玉透光后,白度均匀自然,无明显色差。假品透光性差,光线受阻,光晕不均,内部结构粗糙,常伴有气泡、杂质,强光下原形毕露;染色玉石透光时,颜色浓淡不均,可见色素堆积,与真品透光效果截然不同。
购买新疆和田玉时,渠道选择至关重要。正规的玉器专卖店、大型商场专柜以及品牌店,往往拥有严格的进货渠道把控,所售玉石品质相对可靠,且售后服务完善;拍卖会则是获取、具有收藏价值和田玉的途径,拍品通常经过鉴定,来源清晰,但需具备一定的知识与资金实力。而一些旅游景区的地摊、小店,虽价格看似诱人,实则暗藏风险,充斥着大量假货仿品,极易让消费者上当受骗,建议谨慎选择,若非鉴宝人士,切勿贪图便宜贸然购买
和田玉,作为中国四大名玉,承载着数千年的文化底蕴与艺术价值,向来备受收藏者与投资者的青睐。然而,当下和田玉市场鱼龙混杂,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穷,这不仅使消费者在选购时极易遭受经济损失,还对和田玉市场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市场上假冒和田玉的比例竟高达七成左右,这一惊人数字着实令人警醒。因此,掌握科学、实用的和田玉鉴定方法迫在眉睫。接下来,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鉴定方式,助您练就一双辨别真伪的慧眼。
颜色是鉴别和田玉真伪的重要依据之一。天然和田玉的颜色温润自然,常见的有白、青、黄、墨等色,且分布均匀,无明显色差。例如,羊脂白玉色泽如羊脂般洁白细腻,柔和温润,给人一种内敛含蓄之感;而青玉则呈现出淡雅的青绿色,仿若春日里的湖水,清新雅致。与之相反,假和田玉的颜色往往过于鲜艳、浓烈,显得极不自然。有些造假者为了追求,会将玉石染成鲜艳的翠绿色,企图冒充的碧玉,但这种颜色浮于表面,且在裂隙或孔隙处会有颜色堆积,与天然和田玉的色泽相差甚远。 此外,天然和田玉在不同光线下颜色变化较为柔和,而假玉的颜色则相对呆板,缺乏灵动性。在购买时,可将和田玉置于自然光线下,从不同角度观察其颜色变化,若颜色过渡生硬、突兀,则需警惕其真伪。
和田玉特的油脂光泽是其显著特征之一。的和田玉,无论在何种光线下,都能散发出柔和、温润的光泽,仿若表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油脂,给人一种亲近之感。这种光泽并非耀眼夺目,而是内敛含蓄,恰如其分地展现出和田玉的温婉气质。将和田玉置于手中轻轻转动,其油脂光泽会随着光线的变化而流转,灵动且富有韵味。相比之下,假和田玉的光泽则较为干涩、刺眼,通常呈现出玻璃光泽或蜡状光泽,缺乏和田玉特有的温润质感。在强光照射下,假玉的光泽会显得过于明亮,甚至有些生硬,给人一种冰冷、不真实的感觉。为了更直观地感受光泽差异,可将一块真和田玉与疑似假玉放在一起对比观察,在相同光线下,两者光泽的区别一目了然,真玉的油脂光泽会愈发凸显其品质,而假玉的瑕疵则无处遁形。
用手触摸和田玉,真玉质地细腻,仿若婴儿肌肤般柔滑,无明显颗粒感。这是由于和田玉是由纤维交织状的透闪石矿物集合体构成,其结构紧密,矿物颗粒细小且均匀分布,使得玉石表面平整光滑。将和田玉置于掌心轻轻摩挲,能真切感受到它如丝般的顺滑质感,仿佛在与温润的时光对话。而假和田玉,多由玻璃、石英岩等材质仿制,内部结构疏松,矿物颗粒粗大且排列无序,触摸时会有明显的粗糙感,甚至能感觉到颗粒的凸起,就像抚摸砂纸一般,与真和田玉的细腻形成鲜明反差。例如,一些用岫玉假冒的和田玉,岫玉本身结构相对松散,颗粒感较强,上手触摸便能轻易察觉其质地的差异,远不及真和田玉的细腻温润。
真和田玉的比重相对较大,拿在手中有明显的坠手感。这是因为和田玉的密度较高,一般在 2.95 - 3.17 克 / 立方厘米之间,相较于其他常见的仿冒材质,如玻璃(密度约 2.5 克 / 立方厘米)、岫玉(密度约 2.4 - 2.8 克 / 立方厘米)等,要重上许多。在购买时,可将和田玉置于手中轻轻掂量,感受其重量。若是体积相仿的两块玉石,真和田玉会给人一种沉甸甸的厚实感,仿佛手中握住了一份沉稳与厚重;而假玉则感觉轻飘飘的,缺乏这种实在的分量。需要注意的是,掂重法只是一种初步的鉴别手段,对于一些经过特殊处理、内部结构被破坏的和田玉,或者与和田玉比重相近的天然玉石,可能无法仅凭此方法准确判断,还需结合其他鉴别方式综合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