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字画现金收购,名画鉴定
-
面议
《捣练图》是唐代名画,此图描绘了唐代城市妇女在捣练、理线、熨平、缝制劳动操作时的情景。画中人物动作凝神自然、细节刻画生动,使人看出扯绢时用力的微微后退后仰,表现出作者的观察入微。其线条工细遒劲,设色富丽,其“丰肥体”的人物造型,表现出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格。
《五牛图》麻纸本,纵20.8厘米,横139.8厘米,无作者款印,有赵构、赵孟頫、孙弘、项元汴、弘历、金农等十四家题记。画中五头不同形态的牛,韩滉以淳朴的画风和的艺术技巧,表现了唐代画牛所达到的高水平,被称为“中国传世名画”之一。
作者 张萱(公元713—7 5 5 年),唐代画家, 京兆(陕西省西安)人,开元时曾任史馆画直。“善起草”,对亭台、树木、花鸟、皆穷其妙,尤擅长仕女画。
齐白石以画虾为,也喜画虾。自言:
春水涨时,多大虾,予少小时,以棉花为饵,戏钓之。今越六十余年。故予喜画虾,未除儿时戏弄气耳。
齐白石的虾至今也很难能有人。此幅“化楠”上款的《虾》为齐白石九十二岁所作,游动的虾群形神兼备,水墨灵通。齐白石画艺高超,在勤奋,在揣摩,在学习,曰:“须对物写生,不仅形似,无论名家匠家不得大骂”。又答友人:“家园有池,多大虾。秋水澄清,常见虾游之变动,不专似其形。”
正所谓:凡大家作画,要胸中先有所见之物,然后下笔有神。
荣宝斋推出的首届范曾先生书画作品及木版水印作品个展,展览展出了范曾先生精心创作的书画及历年来荣宝斋木版水印技艺印制的范曾先生木版水印作品数十件。展览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多家媒体直播展览实况,吸引了广大观众驻足欣赏。自2004年以来,范曾先生在荣宝斋举办了十几年“范曾作品展”已然成为书画艺术界的一段佳话,此次推出的范曾先生木版水印作品也再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吴冠中1919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市,1942年毕业于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后任重庆大学建筑系助教。1943年在四川重庆沙坪坝青年宫举办次个展,1987年香港艺术中心主办“吴冠中回顾展”,1991年
接受“法国文艺高勋位”。他画价的惊人,引起了无数人对他画作的兴趣。但具有反讽意味的是,大众所关心的画价变化,恰恰是吴冠中本人不关心的。在吴先
生眼里,艺术市场受到人际关系、利益包装、经济沉浮等人们无法回避的因素影响。他曾说,“艺术是自然形成的,时代一定会有真诚的挽留和无情的淘汰。艺术市
场是一面镜子。但上帝只会关照一心去创作的画家,而不是光照镜子的人。”
1991年9月,吴冠中整理家中藏画时,将不满意的几百幅作品全部毁掉,此番被海外人士称为“烧豪华房子”的毁画行动,目的只有一个:“保留让明天的行家挑不出毛病的画”。
他曾这样为青年画家指点迷津:“你一定要穿着大师的拖鞋走一走,然后把拖鞋扔了,在穿和脱的过程中,你就会找到自己。我就是这么走过来的。”
解读吴冠中无疑是一种徒劳。画家像是一个喜欢玩捉迷藏的顽童,当所有的艺术评论家拿着绳子要把他捆个结实,却发现难以措手:他总在不断地变、动。因为结论往往产生于终点,而吴冠中的艺术追求却没有终点。吴先生曾经直率地表示,他所做的就是尽大的力量把作品创作出来,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
李可染(1907年-1989年),江苏徐州人。13岁师从乡贤钱食芝学习传统山水画,16岁入上海私立美专师范科学习。1929年以的成绩入杭州西湖国立艺术院,破格录取为研究生,师从林风眠、法国名画家克罗多两位教授,研习西画。1943年应聘为重庆国立艺专讲师,从事中国画教学、创作。1946年应徐悲鸿之聘,为国立北平艺专中国画教授,同时师从齐白石、黄宾虹,潜心于民族传统绘画的研究与创作。
作为李可染先生的,《万山红遍》同一题材的作品存世7幅,且件件精良。而其背后也暗含着一段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李可染《万山红遍》
1964年上拍2015年中国嘉德秋拍 75.5cm x 45.5cm
李可染的画作能让市场和学术双重认可,得力于他大量的长途写生,观山览水,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使得李可染对崇山密林的表现,尤其对“逆光”的表现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其水墨塑造的“逆光”迷离朦胧、流光萦回,成为其山水画主要的艺术特征。《鲁迅故乡绍兴》、《江城朝雾》等都是其早期的写生佳作。
1954年,时年47岁的李可染与张仃、罗铭赴江南写生三个月。李可染镌“可贵者胆”、“所要者魂”两方印章自励,他自释“胆”者是敢于突破传统中的陈腐框框,“魂”者是创作具有时代精神的意境,这两句印语也成为了李可染一生对待艺术和做人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