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窑如何出手,哥窑合理价位
-
面议
哥窑主要、奇妙、令人称道、又被人忽视的特征,即所谓“攒珠聚球”。陶瓷界先辈孙瀛洲在其《元明清瓷器的鉴定》一文中早已说过,“如官、哥釉泡之密似攒珠,……这些都是不易仿作的特征,可以当作划分时代的一条线索。”显然,“攒珠”指的是哥窑器中之釉内气泡细密像颗颗小水珠一样,满布在器物的内壁和外壁或内身和外身上。但孙老说得比较笼统,实际上真正哥窑的釉内气泡不仅仅只是“攒珠”,还显现出一种比“攒珠”稍大一点的“聚球”。
一个窑系和一个成熟窑口的形成,并非是孤立的,都是有其内在和外在的必然联系,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这样。哥窑也是如此,也是经过从小到大、从无闻到成名,逐渐走向成熟的一个发展过程,并借鉴成熟窑口的经验(从各地窑口都有发现互相借鉴的例证),且僻蹊径、推陈出新,打破单色釉多年变化不大的老面孔,以大小开片、金丝铁线及红、黄、黑色复杂奇特的纹路,展示其清新特的艺术效果,让人耳目一新并得到广泛认可,终成一代名瓷。
哥窑位于浙江西南部龙泉县境内,是龙泉窑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传宋时龙泉有造瓷匠人章生一、章生二兄弟俩“均善治瓷器”,较好地继承了越窑的传统,同时注意不断吸收官窑的技术,烧造的瓷器质量突飞猛进,在釉色和造型上都有的造诣,有“青瓷之花”的美称,因而窑以人名,分别被称为“哥窑”和“弟窑”,其中哥窑五大名窑之一,弟窑也享有的声誉。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这里所说的哥窑是指传世的哥窑瓷。其胎色有黑、深灰、浅灰及土黄多种,其釉均为失透的乳浊釉,釉色以灰青为主。常见器物有炉、瓶、碗、盘、洗等,均质地优良,做工精细,全为宫廷用瓷的式样,与民窑瓷器大相径庭。
传世哥窑瓷器不见于宋墓出土,其窑址也未发现,故研究者普遍认为传世哥窑属于宋代官办瓷窑。长期以来,人们主要是根据文献记载和传世实物对其进行研究。南宋人叶寘的《坦斋笔衡》明确指出南宋官办瓷窑有两个:一是郊坛下官窑,其窑址已在杭州乌龟山被发现;另一个是修内司官窑,其窑址至今未发现。有学者根据刊于明洪武二十年的曹昭的《格古要论》中对修内司官窑特征的记载,认为传世哥窑即宋代修内司官窑。
相传南宋龙泉县有一对姓章的兄弟,以烧瓷为生。哥哥的窑取名哥窑,弟弟的窑叫做弟窑。在竞争中,哥哥以烧制出的青瓷,弟弟却烧不出这样的瓷器。一天,弟弟为了得到哥哥制瓷的,就将哥哥的窑门打开,这时尚未冷却的窑流入了冷气,使瓷器表面出现了无数细小的裂纹,这便是传说中哥窑器的产生。
哥窑瓷器的胎色有深灰、浅灰、黑紫灰和土黄等多种色泽,釉色更有粉青、月白、油灰、青黄,米黄的不同,而以油灰,米黄为主。其主要特点是釉面布满龟裂的纹片,通常称之为“开片”。这种由细小裂纹所形成的片纹,大小有别、裂纹颜色的深浅也不一。由于器形的不同和釉料收缩区域的不一样,在器物上造成了外观效果的差异,即由于纹片的交错呈现各种不同的形状:形成所谓细纹者俗称“鱼子纹”;纹片细碎者也叫“百圾碎”;较粗疏的黑色龟裂和细密的黄色裂纹交错着,呈现深浅颜色层次的碎纹,叫做“金丝铁线”。总之,它们与底色形成色泽上的对比,深浅相近、条块分明,非常自然贴切。一件器物的周身布满这种碎裂的纹片,它好像寒冬江河中的冰裂变化万千,在艺术上别具一种古朴、自然的天趣,富有的观赏价值。哥窑由于是柴烧,釉面也有一定橘皮釉效应,釉料配制的特殊而造就釉面有皮肤出油的感觉,随之时光流逝就具备酥油光泽从而更 博得人们的喜爱。
南宋哥窑与北宋哥窑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胎土。浙江瓷窑的胎土具有一定共性,胎土普遍呈黑褐、深褐、褐红色。因胎色重,口沿因挂不住釉露出胎色而称“紫口”,足部因不施釉露胎处显黑铁色而称“铁足”。哥窑的“紫口铁足”现象是特指南宋哥窑,而传世哥窑是没有“紫口铁足”现象的,因为传世哥窑的胎土类似于北宋汝窑和北宋汴京官窑,呈香灰色、浅白色、灰白色。这样的胎土在浙江一带是没有的,是河南诸窑口胎土呈现的共同特征。古有“官哥不分”、“官汝不分”的说法,也可以合理推测北宋汝州或开封附近,有窑口创烧了介于官窑和汝窑开片之间的哥釉瓷。
哥窑除去其本身的特性和性,古瓷收藏者都以收藏到宋代哥窑而自豪也以此而傲视同僚。在国内外各大拍卖场上,哥窑所表现出不俗的成交价其不同的传说也增加了哥窑的关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