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乾隆瓷器
-
面议
大清乾隆年制,清代乾隆年间景德镇官窑瓷器款识。
乾隆朝历时达60年之久,烧造量大,写款者几经易手,所以,乾隆官窑器的款式变化较多。楷书与篆书也同时并用,以篆书款为主,有的作六字三行横排,布局与雍正官窑相同;有的作六字双行竖写,字体介于楷书与隶书之间。
清乾隆一朝六十年,是清代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瓷器生产取得了的繁荣,青花瓷也达到了的程度。此时,景德镇御窑厂规模庞大,在督陶官的管理下,每年烧造各种瓷器都在数十万以上,烧出的瓷器无论是工艺技巧还是装饰艺术都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乾隆官窑青花瓷既与清幽的康熙青花有别,又与淡雅的雍正青花不同,它是以纹饰繁密、染画工整、造型新奇取胜。民窑青花种类丰富,色彩亮丽,画面多样,造型新奇。除传统的白地青花外,乾隆朝的青花还是派生出许多新品种,把原有的传统工艺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近年海内外拍场成交的瓷、天价瓷来看,绝大部分是乾隆朝的瓷器,鲜有高古瓷器,这与早期藏家偏好宋、元、明瓷器形成了的反差,尤其是“宫廷御用”被隆重推上拍卖场,乾隆瓷成了大的亮点。这件乾隆款银釉龙凤纹聚宝盆龙凤纹饰刻画,神态逼真,富贵荣华之美意,同时为重要的是聚宝盆是财神宝物,可,聚财,可放在房子中的财位上或者放在神案及明亮之处。盆内放上现代钱币或金条或金砖(黄铜的即可),有的催财旺财作用。置于家宅中不仅可守财,还可镇宅趋邪化煞,保平安;置于商铺办公室,可守财,开运防小人,令事业更顺利昌盛,是投资收藏的选择。
乾隆一朝无论官窑还是民窑,瓷器的生产量都是很大的。官窑器大部分有款,总的看来是以“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用得多,三行六字楷书款在祭红等器物上较为常见,两行六字楷书款在白地红彩等品种上虽有,但很少能见到,“乾隆年制”四字篆款及楷款也用得极少。款字一般以青花写款为主,但有些抹红器、珐琅彩器或少数粉彩器上用蓝料写款。在白瓷、茶叶末、仿竹器、珊瑚红等器物上往往用“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刻款。
下面为我们共享下大清乾隆年制款瓷器成交价格:
《清·乾隆 青花釉里红五颜六色云龙纹抱月瓶》起拍价为1,800,000元成交价为,终成交价为3,024,000元;
《青花五颜六色龙凤大盘》起拍价为1,200,000元,成交价为1,955,000元;
《清乾隆 青花五颜六色龙凤呈祥碗 (一对)》起拍价为1,200,000元,终成交价为2,200,000;
《清乾隆 五颜六色龙凤纹碗 (一对)》起拍价为1,200,000元,终成交价为3,800,000元;
《清乾隆 大红缎五颜六色打籽绣绣球花八团女袍》起拍价为2,000,000元,终成交价为3,500,000元;
其中“清乾隆御窑天蓝釉双龙耳瓶”以4025万元成交,“明成化官窑青花矾红五龙宫碗”1081万成交;“清雍正御窑天蓝釉蒜头瓶”1035万成交,“清雍正御窑仿汝釉弦纹贯耳瓶”563.5万元成交。
在清代御瓷部分中,尤以“清乾隆天蓝釉双龙耳传经瓶”傲视群芳。此瓶为细长颈,溜肩,腹部丰满,至胫处渐收;颈上凸起5道弦纹,口沿与肩之间有两个对称的龙形柄,龙头探进瓶口衔住口沿;肩部有八组椭圆形模印贴花装饰。外底署青花篆体“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该瓶通体施天蓝釉,釉色沉静深邃,宛若广袤之天穹,殊胜不可言妙。此瓶来源清晰,传承有序。早由山中商会购于中国,并于1934年在“东京山中商会春季展销会”上展出,后由日本藏家购得后藏匿家中,近一个世纪从未在公众场合中露面。根据相关文献记录,1934年在东京山中商会展销会中展销的绝大部分瓷器为当时恭王府、庆王府旧藏。
大清乾隆时期瓷器鉴定特征
乾隆瓷器胎体特征:乾隆时注重制瓷质量,瓷制精细。如果没有淘炼至细的洁白胎质,就不可能完成复杂新奇的造型和特殊精细的工艺。乾隆瓷子所以器型规整,厚薄适度,都和胎土的高纯度密切相关。从传世品看,早期的乾隆瓷,还是能保持雍正时的细润特色的;晚期虽略显逊色,但仍比晚清的。
乾隆瓷器釉面特征:青花瓷的釉面仍为青白色,民窑亦如此。其青白度深浅不一,釉面肥腴而坚致,并光润均净,偶有微度的波浪釉;也有呈色较为粉白的釉面,民窑器多见。的珐琅彩和粉彩器,釉面坚致,细润如脂似玉,光洁无瑕;一般彩器的釉面,釉的莹润,有的不够平净,同雍正时相比稍有差异,早期至美,晚期渐糙。
乾隆时期民窑款也多书“大清乾隆年制”和“乾隆年制”,只是字体不够漂亮,位置不够规则,与官窑款比较,有很大的差距。堂名款、花押款之多与康熙时期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有的民窑青花器物上具体写明某年某月,如“大清乾隆伍拾叁年孟夏月制用春生”。堂名款主要书写在盘、碗、碟等小件器皿上。有:“和晖堂制”、“旭华堂”、“百一山房”、“澹宁斋”、“彩秀堂制”、“浴砚书屋”、“志勤堂”、“庆目堂”、“忠信堂”、“彩润堂”等。另外如“景慎堂”、“养和堂”、“彩华堂”、“避暑山庄”、“宁静斋”、“宁晋斋”、“宁远斋”、“百一斋”、“咏梅阁”、“敬畏堂”、“一善堂”、“雅雨堂”、“退思堂制”等款的瓷器制作精美,应视为官窑瓷。
粉彩是乾隆朝瓷器中所占此重较大的品种之一,在雍正瓷的基础上又有新的突破。乾隆粉彩中的一部分继承了雍正时期在肥润的白釉上绘疏朗艳丽纹饰的特点,如常见的折枝花卉盘、碗、小瓶、面盆、人物笔筒和大件器物鹿头尊等。鹿头尊是乾隆时常见品种!
清乾隆官窑粉彩瓷器传世品不是很多。它综合了康熙与雍正两朝的制瓷工艺,进一步发展本朝瓷器,从而创造出许多新颖的粉彩瓷器。清宫内务府造办处乾隆时记事档中记载了许多乾隆时景德镇御厂为宫廷制瓷的史实,也反映出皇帝直接关注制瓷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