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网约车终端交通部粤标怎么办理,T/GDRTA002-2020
-
¥100.00
智能视频监控报警系统终端terminal of intelligent video monitoring and alarm system道路运输车辆智能视频监控报警系统中,安装在车辆上,能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自动监测识别车辆的不安全状态和驾驶员的不安全行为,并进行实时报警的装置,简称系统终端或终端。
终端
终端组成
终端应配备主机、主存储器、外部设备等设备。
终端主机
应符合JT/T 1076中4.2.1的规定,并满足以下要求:
a)应包含用于存储视频数据、位置数据、报警数据以及其它数据的主存储器;
b)宜包含用于实现驾驶辅助功能的数据处理模块或接口;
c)宜包含用于实现驾驶员状态监测功能的数据处理模块或接口;
d)宜包含用于实现车厢过道行人监测功能的数据处理模块或接口;
e)宜包含用于实现右侧盲区检测功能的数据处理模块或接口;
f)可包含用于通过声和光进行报警提示的设备或模块。
主存储器
主存储器应符合JT/T 1076中5.5.2的规定,且存储容量应不少于500GB或循环录像时长不小于30天。
辅助驾驶、驾驶员状态监测和驾驶员全景的录像分辨率不小于72OP,录像帧率不低于15fps。
外部设备
摄像机
摄像机应符合JT/T 794中4.1.2的要求,分辨率不低于72OP,帧率不低于25fps,并符合以下要求:
a)一路用于驾驶员全景抓拍
;b)一路用于驾驶员状态监测
;c)一路用于辅助驾驶系统;
d)客运车辆应配备车厢过道行人监测摄像机。
终端报警要求
终端应同时具备车内报警和远程报警功能。
车内报警
车内报警应支持以听觉或听觉与视觉联合的方式向驾驶员进行报警。当2个或2个以上报警同时发生时,应驾驶员能清晰区分不同的报警类型。
远程报警
远程报警为终端向监控中心上传报警信息,报警信息内容应包含报警事件名称、时间、经纬度、设备号码、车牌号码、运输单位名称、报警时刻车速、驾驶人身份识别号码和报警证据。报警证据应至少包含如下内容:
a)驾驶员状态监测摄像机和辅助驾驶摄像机在报警时刻的图片,图片分辨率不低于720P;
b)驾驶员状态监测摄像机和辅助驾驶摄像机在报警时刻秒、后5秒(共15秒)的音
视频,视频分辨率不低于D1,帧率不低于15fps;
c)文件证据记录报警点秒、后5秒(共15秒)的车辆状态信息,记录间隔不200ms,
记录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车辆位置、报警时间、报警类型、车速、刹车信号、转向灯信号、6轴陀螺仪数据等信息。
报警存储
终端应具备存储报警证据的功能,以先入先出的方式存储不少于1000条报警证据。
5.2驾驶辅助功能
5.2.1 前向碰撞报警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终端对前车识别、监测自车与前车车距,并对碰撞时间进行估计,当存在潜在追尾碰撞危险时,终端能够触发车内报警和远程报警。此功能应符合JT/T 883标准5.3的规定,同时满足以下要求:
a)终端测距精度误差应当在±2m或±15%范围之内;b)终端应具有区分护栏、桥梁等路边静止对象的功能;
c)在直道、弯道情况下,均具有区分正在同车道行进的前车、反向车道行进的车辆的功能;
d)距离碰撞时间TTC大于4.0s时,终端不应触发前向碰撞报警;
e)检出率和准确率均不低于95%。
5.3.3 生理疲劳报警
车辆行驶过程中,终端应能对驾驶员的闭眼、疲劳性眨眼、打哈欠进行识别和分析,并在驾驶员出现生理疲劳时进行车内报警和远程报警,且应具备:
a)能够在全部工况环境下(至少包括白天、夜晚、顺光、侧光、逆光、树荫阳光交替闪烁、车辆
振动等)实现对驾驶员疲劳状态的识别;
b)在驾驶员佩戴帽子、眼镜、墨镜(红外可穿透)等情况下正常工作;
c)“闭眼持续2s以上”行为的检出率和准确率不低于95%,识别和报警总延迟应小于1.5s,远
程报警信息应包含报警点驾驶员面部特征的照片和驾驶员闭眼动作的视频及疲劳程度值(疲劳程度等级为9,即KSS中的“非常困倦”);
d)“1min内疲劳性眨眼6次"行为的检出率和准确率不低于95%,识别和报警总延迟应小于1.5s,
远程报警信息应包含报警点驾驶员面部特征的照片和驾驶员后一次眨眼动作的视频及疲劳程度值(疲劳程度等级为8,即KSS中的“困倦,保持警醒有点费力”);
e)“5min内3次打哈欠”行为的检出率和准确率均不低于95%,识别和报警总延迟应小于1.5s,
远程报警信息应包含报警点驾驶员面部特征的照片和驾驶员后一次打哈欠的视频及疲劳程度值(疲劳程度等级为7,即KSS 中的“困倦,保持警醒不费力”);
f)生理疲劳发生时,应立即报警(不设置相同报警连续触发时间间隔)。
a)能够在全部工况环境下(至少包括白天、夜晚、顺光、侧光、逆光、树荫阳光交替闪烁、车辆
振动等)实现驾驶员双手同时脱离方向盘形式的识别;
b)检出率和准确率均不低于95%;
c)识别和报警总延迟应小于1.5s;
d)相同报警连续触发时间间隔范围应在120s ~300s。
5.3.10 偏离驾驶位报警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检测到驾驶员头部偏离出驾驶员监控区域持续5s及以上,或摄像机监控区域偏离驾驶员监控区域持续5s及以上时,进行车内报警和远程报警,且应具备:
a)能够在全部工况环境下(至少包括白天、夜晚、顺光、侧光、逆光、树荫阳光交替闪烁、车辆
振动等)实现对驾驶员偏离行为的识别;
b)检出率和准确率均不低于95%;
c)识别和报警总延迟应小于1.5s;
d)相同报警连续触发时间间隔范围应在600s ~3600s,默认设置为3600s。
5.3.11设备遮挡失效报警
终端应能识别到以下干扰行为并进行车内报警和远程报警,且应具备:
a)识别准确率和检出率不低于95%;
b)摄像机被不透光的材料遮盖5s及以上,识别和报警总延迟应小于1.5s;
c)驾驶员佩戴红外阻断型墨镜5s及以上,识别和报警总延迟应小于1.5s;
d)相同报警连续触发时间间隔范围应在600s ~3600s,默认设置为3600s。
5.3.5 接打手持电话报警
车辆行驶过程中,终端应能识别驾驶员的接打手持电话行为,当接打手持电话持续2s 及以上时,进行车内报警和远程报警,且应具备:
a)能够在全部工况环境下(至少包括白天、夜晚、顺光、侧光、逆光、树荫阳光交替闪烁、车辆
振动等)实现接打电话行为识别;
b)检出率和准确率均不低于95%;c)识别和报警总延迟小于1.5s;
d)相同报警连续触发时间间隔范围应在120s ~~ 300s。
5.3.6 玩手机报警
车辆行驶过程中,终端应能识别驾驶员玩手机行为,当驾驶员玩手机持续3s及以上时,进行车内报警和远程报警,且应具备:
a)能够在全部工况环境下(至少包括白天、夜晚、顺光、侧光、逆光、树荫阳光交替闪烁、车辆
振动等)实现玩手机行为识别;
b)检出率和准确率均不低于95%;
c)识别和报警总延迟小于1.5s;
d)相同报警连续触发时间间隔范围应在120s ~ 30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