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收费标准,所需材料
-
面议
高企申报前期准备工作: 1、提前梳理知识产权情况:想要申报高企的企业,现在就应该全面梳理企业的知识产权状况,如果知识产权情况不达标,则应该及时的利用现有的符合申请条件的知识产权,查缺补漏、提前布局,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高新技术企业评审实行打分制,其中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是很重要指标,所占分值高达30分; 所以知识产权方面,既要有数量的同时,还要体现有质量的存在,这个质量表现在知识产权类型、与产品的相关度和技术性等方面; 2、提前归集财务费用建立科技财务体系:高企认定工作指引中明确了研发费用归集的范围:人员人工费用、直接投入费用、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无形资产摊销费用、设计费用、装备调试费用与试验费用、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以及其他费用,同时明确指出企业应对研发费用进行单列支并单列到具体研发项目; 如果企业在前期并没有将研发费用单列到项目甚至没有在账内单列支研发费用,临时按照「指引」要求对研发费用逐项进行归集、认定,那就很有可能是在做无用功;因此,提前归集财务费用是十分重要的准备环节; 3、提前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体系:认定条件要求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比例要在10%以上,这就要求企业要建立人力资源体系,要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规划,通过系统化的人力资源服务,满足公司和员工发展的需求; 4、提前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科技成果是指通过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成果;是高企认定的认定条件中另一项高分项,是直接可以提升高企认定成功率的; 企业要在前期做好项目规划与定位,做好立项评估,注重立项管理,建立制度保障使风险可控;同时还可以借助外力,突破技术难题,以此推动企业形成科技成果转化,才能使其在评分中拿到高分; 5、提前建立研发机制,规范组织管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指引中指出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中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评分占比20%,这就要求企业在日常研发过程中对研发流程的梳理、管理制度的执行、奖励政策的体现都要有明确规范。
一:政策倾向1,大量举办各类性。如:知识产权局讲座,科研立项管理讲座,项目申报讲座。为企业树立正确的项目申报。2,加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审核力度。的严肃性和含金量。3,切实了解企业对项目申报的实际需求,细化、具象地推出各类优惠政策,满足不同企业的需求。4,推出培育入库项目,为企业进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提供预演练兵的机会。5,大量组建项目申报行业协会,对项目申报机构进行培训,规范管理项目申报行业。二:市场分析:1,任何行业的发展都必然经历这一过程:个别人尝试——少数人跟进——大量涌入——市场混乱——市场调整——行业规范。目前科技项目行业正进入市场混乱阶段。2,不少新成立的机构,为获取市场份额,通过发达的推广途径,大打价格战。拉低了服务费用,服务费降低的同时,必然降低服务标准。而为了达到通过率,不少服务机构没有底线地进行虚假包装。造成了质量下降,数量急剧上升的现状。3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项目的。市面上提供高企认定服务的机构暴增。加上推广平台的助推。各类机构鱼龙混杂,混淆视听。其实不少机构成立时间也就两年。人员从业也就一两年时间,甚至是刚刚入行。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低标准下这类机构也能生存。中国的市场经济并非是纯粹的市场经济,特别是科技项目行业,跟相关部门调控有着很大的关系。自前年开始,科技项目行业开始进入乱想的时候,相关部门就已经开始了润物细无声的调控。今年应该是调控的收官之年,力度,动作明显。苏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为您通过政策倾向来为您剖析相关部门的政策导向。
研发费用直接投入核算2.1核算难点 《工作指引》中较明确规定了直接投入的开支范围,但企业实际发生的研发费中的材料费品种繁多,部分领料单上亦未写明具体用于什么研究开发项目,直接投入的认定和分配缺乏可靠的依据。 此外,很多申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以前年度并没有立设置研发费用科目,发生的研发费分别记载于不同的会计科目,如实验车间成本、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支出、在建工程、专项应付款等,而不同会计科目之间又不存在对申报明细表而言的勾稽关系。因此,申报企业将非研发材料成本计入研发直接投入中的人为操作空间很大。2.2应对措施a.总量领用的合理性判断; b.研究开发材料领用的月均波动情况是否合理; c.领用材料与研究开发项目的相关性判断,必要时可以考虑利用外部工作。如:聘请行业,对研究开发项目有关直接投入的品种、数量、质量等因素的合理性、相关性进行评价; d.对研究开发材料所形成的实物成果进行盘点及残次品的销售进行综合判断。如:电缆生产企业研究开发项目领用的铜等重要材料,在考虑残次品销售的前提下,需要对期末实物库存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条件 1、申请认定时需成立1年以上(有完整性的会计年度); 2、通过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形式获得知识产权所有权; 3、主要产品在《国家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要求的范畴; 4、科技人员占当年员工数量的占比不低于10%; 5、近3个会计年度的研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占比满足以下要求: (1)近1年销售收入低于5,000万元(含)的企业,占比不低于5%; (2)近1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亿元(含)的企业,占比不低于4%; (3)近1年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的企业,占比不低于3%。 当中,企业在我国境内产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占比不低于60%; 6、近一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同期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 7、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应达到相应要求; 8、企业申请认定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重大质量事故或严重环境违法行为。
要如何认定? 一、申请流程 评估企业是否可申请——注册等级——提交材料——评审——公示公告——发证 二、申请对象 符合高新技术领域企业 三、享受优惠 1、所得税率优惠,高新企业享受15%的优惠所得税率; 2、人才安居购房补贴; 3、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 4、固定资产加速折旧; 5、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6、取得国家证书后可享受各区相应认定补贴:30-100万不等 7、进入高新区股份代办系统进行股份报价转让的,予以180万元资助; 8、高新企业认定是新三板上市的条件,批准符合上市条件的股份制上市; 9、高新企业可获得办公及工业用地的获批; 10、深圳市每年从发行总额中拨出20%的额度给符合发行条件的; 11、在2008-2020年,深圳将建成500万-600万平方米创新型产业用房,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12、认定提升企业形象,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中的高新技术产品收入怎样确定? 企业管理与核算的一些问题如下: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的问题: 一、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是指:“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开展研发活动,形成符合《领域》要求的产品(服务)收入与技术性收入的总和” 。这个“定义”包括“定性”与“定量”两个方面,定性是定量的前提,定量是定性的延伸。评审工作是定性,专项审计工作是定量。在认定实际工作中,专项审计工作摆在评审之前,形成工作顺序的倒置。高新企业认定中,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需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 由于注册审计师知识方面的原因,对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的认定造成困难,其一是企业现有的产品(PS)是否符合《国家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的产品(服务);其二是企业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RD) 是否属于转换产品(PS)的核心技术。定性问题影响审计定量的判断,也是注册会计师与企业及代理申报人意见分岐的原因。 例如:一家企业拥有权是一种催化物,其作用是将杀虫药剂的原化学溶液改变为水解溶液的新技术,但符合《国家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中哪一项目,我们则与企业及代理申报人意见不同。 一家企业产品其系列产品为“一般降解泡沫餐具”,我们认为属于《国家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中明确除外的产品,而企业和代理机构则说其符合《国家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的产品。 二、企业管理与核算上的原因,带来定量上的困难。 例如:一家纺织企业申报高新技术转化产品(PS)是耐高温、能的雨衣布、窗廉布等布料,而销售及出库单上,统一写“布”,也没有写明产品编号、规格。审计难以判别其是否属于高新技术转化产品。 企业及代理申报人编制的高新技术产品的销售收入账(台账),在财务账上找不到依据,或大部分找不到依据,是因为企业或代理记账的原来就没有产品销售收入明细分类,而是申报临时统计编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