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做水泥塑石假山价格本地
-
¥200.00
市场进行市场调研主材料的价格和货源量,价格和货源调研好后,根据工程需要随时材料进场。
4、机械准备
落实施工机械提高现代化施工水平。除通常施用的建筑施工机械、工具外,应结合塑石假山施工工艺的需要,配备的切割机、水泥
搅拌机、电焊机、气泵和喷枪等工具。
二、塑石假山的施工工艺和方法
根据塑石假山的施工要求,一般按以下程序施工:放样一基础工程一主体骨架一次骨架细部造型一钢网绑扎一挂浆打底一浇水护养一山石纹理粗型一山石整体面层一山石纹理细部处
当工程具备或达到中间验收部位以前,含隐蔽工程部位,乙方自
检,并提前通知甲方,甲方及时组织验收,验收合格,甲方在验收记录上签字后,方可继续施工。工程质量符合规范要求,甲方不在验收记录签字,可视为甲方已经批准,乙方可进行继续施工。验收不合格,乙方在限定时间内整改后重新验收。因甲方不正确纠正或其它非乙方原因引起的经济支出,由甲方承担。检验不应影响施工正常进行,如影响施工正常进行,检验不合格,影响正常施工的费用由乙方承担。除此之外影响正常施工的经济支出由甲方承担,相应顺延工期。
2、乙方按照标准、规范和甲方要求进行施工,随时接受甲方的检查检验,为检查检验供便利条件。
常用的水泥有普通水泥和白水泥,冬季用水泥标号应不低于425号,夏季用水泥标号应不低于325号的矿渣水泥。配制色浆用的白水泥经标号应不低于325号,塑石假山水泥由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研制。
(4)砂石要求
砂应选用颗粒中粗的洁净淡水砂,含泥量不得超过2%,石子规格应符合设计配合比要求,达到无杂质、无风化、颗粒坚硬洁净的石子。(5)砖的要求
砌筑2米以下的山体应选用标准的实心粘土砖,砌筑2米以上的山体应选用标准的空心粘土砖,砖的强度标号达到M75以上。(6)建筑胶水的要求
建筑胶水它是一种无色水溶性胶结剂,固化物含量为10-12%,比重为1.05。
(7)颜料要求
配制水泥色浆用的颜料应先购正规厂家生产的络化类水溶性颜料,对受潮或结块的颜料不要使用。
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措施
1、主要施工工艺流程
(1)定位放样
(2)骨架焊接制作
(3)手脚架搭设
(4)钢网片焊接制作
(5)铁丝网片绑扎
(6)一层抹灰基础
(7)二层抹灰造型
2、主要施工技术
(1)定位放样:根据图纸、模型及现场情况进行定位放样。
(2)骨架制作主材为40x40x4mm镀锌角钢,焊接部位进行防锈处理。行塑石方形骨架制作,骨架角钢的间距尺寸一般控制在1.2-1.5m左右,连接采用焊接方式;然后根据模型进行左右斜拉,做出假山的大致形状。
(3)手脚架,根据假山需求现场搭设。
(4)钢筋网片:先加工半成品(6@250圆钢加工成1m*1m钢筋网片)在骨架制作完成后,钢筋网与角钢连接及钢筋与钢筋连接均采用焊接方式,钢筋网方格根据模型塑造出凹凸起伏的自然外形。
(5)钢丝网片:在钢筋网制作完成后,将钢丝网满铺在钢筋网片上并进行绑
扎。
(6)抹灰:钢丝网片安装完成后,用1:1水泥砂浆进行基层抹灰,遍厚度为2cm,一次完成后,进行二次抹灰,厚度为2.0-3.0cm。
工期措施:
为了保质保量,的完成本工程施工任务,将采取以下工期措施,确保工程按期交工。
1.进度措施:
若工程开工,立即组织管理班子进场做前期准备工作,根据工程计划,组织进场,按时施工。
1)强化工程施工总计划管理,优化合理程序,实行流水施工。立体作业,充分利用宝贵、有效的作业时间,确保工程的施工。
2)根据施工特点,预测可能发生的突发性变化,提前预防,制定对策、措施、综合调控,为解决施工难点,争取时间。
3)加强计划实施全过程管理,结合工程特点,施工作业方法,详细编制各项工程施工作业计划,合理安排人、财、物及机械设备的投入和利用,使其发挥
大的效能,并对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不合理部分及时调整,以确保总进度计划的实
建立质量住处反馈系统。班组自检、互检质量信息由班长或质量员输送给施工员,再结合项目班子技术质量部门,工序交接检查,发现前道工序的质量问题,分项工程检查情况由施工员传给技术质量部门:原材料进场,各种材料测验以及设计图纸等方面的质量问题,分别由材料员、质量员和技术员传给项目经理,并把材料方面问题传给厂家。项目经理还要直接组织各联合检查,掌握手资料。
4、搞好工程项目质量,建立一系列制度,如《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工程质量奖罚规定》等,只有遵循统一制度,才能协调一致和有秩序地工作。对质量检查标准、方法、内容和评定时间作出具体规定。另外,将质量管理业务处理所经过的环节、步骤进行分析研究,加以改进,定位标准管理程序,使管理流程程序化。
5、为达到质量目标而开展工程质量控制的内容
1)严格工艺纪律,施工现场的生产工艺和操作规程,是操作者进行施工生产的依据法规,任何人都严格执行。
2)掌握施工生产现场的质量动态,这就是指按照一定的要求,对质量状况进行综合统计和分析,及时掌握质量现状,发现质量问题,明确对策和方向。
3)加强质量检验工作,充分发挥质量检验工作的重要作用,促使工程质量在管理状态下稳定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