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黄石系寿山石中特的一种,理论上还是叶蜡石(Al2[Si4O10](OH)2)属单科晶系。其化学成份理论值:SIO266.7%; H2O 5%;Al2O3 28.3%;Fe2O31.7%左右;CaO 0.3%左右;还可能含微量K、Mn、Ti、Zr……寿山石主色调之变化,与其化学成份中低含Fe2O3MgO等比例变化有关。摩化硫度为2度左右,其比重2.5.耐火度1700度左右。
田石——产于寿山乡内外洋的溪田中。上有坑头洞,洞旁有溪,长约数里,即寿山溪。通常以溪水所灌溉的水田范围,作为出产田石的界限。其品种根据产地不同,分上坂、中坂、下坂、碓下坂及搁溜田等,其中中坂所产田石尤佳。色分红、黄、白、黑等。红者曰“红田”,黄者称“田黄”,白者呼“白田”,黑灰者谓“黑田”。另有外白内黄的“银裹金田”、外黄内白的“金裹银田”、外裹黑色薄皮的“乌鸦皮田”。
田黄石是一种软宝石,目前全世界只有我国福建寿山出产田黄石原石,田黄石的色泽泛黄,是从古至今适用于雕刻印章的佳石材。田黄石的产量非常高,从古代开始就开始用田黄石雕刻印章,特别是在清代,非常盛行用田黄石雕刻印章,且流传至今的老田黄印章和雕刻件也非常多
在嘉德春拍中,王雷庭创作的《深山问道》寿山田黄冻石薄意章主终以425.5万元成交,一件清代的田黄薄意摆件《香山九老》以414万元成交,这两件田黄的重量都超过了200克,另外一件74克的明代田黄瑞兽摆件则以230万元成交,单克达到3.1万元。
而在福州的拍卖会上,由徐仁魁创作的325.1克田黄摆件《夜游赤壁》创造了425.6万元的当天,林文举刻的品田黄石薄意随形章《赤壁夜游》重129克,以392万元成交每克成交达3.04万元,为该场之。另外一件田黄《螭虎薄意章》也以369.6万元的成交,每克成交价为2.19万元。
田黄石密度与它石不同,把握住田黄的比重特征,便可避免差错。田黄的比重,是指田黄的重量与同体积的水,在4℃时的重量之比,其比重约在2.53--2.9之间。同体积的掘性石对比,硬田、鹿目的份量重。三坂之田均较接近,而其中大部分的碓下田、下坂田、坑头田都比硬田、鹿目等比重稍小。中坂田介于上、下坂田之间,比前者又稍轻些。上坂田接近中坂田就更轻些。掘性高山比上坂田要轻得多。这些都可作为鉴定田黄真伪及优劣的参考依据。
田黄的比重与其它宝石,矿物的比重都取决于其化学成分与内部的结构状态。结构越紧密,比重则越大。此外生成环境也与比重大有关联。据有关科学测定,岩浆早期形成的无水矿物就比晚期含水的矿物比重大,原生矿物一般比次生矿物比重大。因此,比重不仅具有鉴别意义,同时也可作为其生成环境的旁证或辅助依据。
明代寿山石中的田黄石已御定为宫廷之印玺。到了清代,皇帝更是喜爱田黄石。相传乾隆皇帝曾经做过一个梦,梦见自己受到玉皇大帝的召见,玉皇大帝赐给他一块黄色的石头,还赐给他“福寿田”三个大字。乾隆梦醒之后,觉得这是一个祥瑞之兆,但是却对“福寿田”三字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次日他在上朝之时,将梦境叙述出来让大臣们给自己圆梦。一位大臣听后连忙跪倒禀告,称“福寿田”三字应以“福州、寿山、田黄石”为解,玉皇大帝赐给皇上您的一定是产于福州寿山的田黄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