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回收氧氯化锆求实创造
-
¥9999.00
性质锆的原子量为91.22。外层电子结构为ztdz5s。。熔点1852℃。沸点4400℃。密度6.49g/cm3(20℃)。锆铁系相图见一FN。锆与铁生成稳定的化合物FeZr2(45.1%zr),熔点1650℃,Fe—Zr系内有两个共晶体。在16%Zr时共晶熔点为1330℃;在84%Zr时共晶熔点约为940℃。锆与硅生成多种硅化锆。有Zr:Si(Si13.65%),ZrSi3(Si15.55%),ZrSi(Si23.55%)和ZrSi2(si38.12%)等。商品锆硅铁的密度约3.5g/cm3,熔化温度范围为1260~1345℃。
从锆基色料的开发历史来看,钒锆兰早被发现, 1949年由美国的克雷伦斯﹒斯布莱特合成出来;镨黄则是由日本学者在 1952 年合成出来。着色离子钒和镨置换了ZrSiO4中的部分 Zr4+形成固溶体呈色。反应过程中着色氧化物( PrO和 V2O5)以气态形式扩散并迁移到氧化锆表面反应形成固溶体。固溶体型色料是单相颜料,基体晶格ZrSiO4中固溶一定数量着色离子而呈色。与者不同,锆铁红色料属于锆基色料中的包裹,是混晶色料,存在两个相,其中发色的化合物或胶态金属相被晶体所包裹。锆铁红色料中的铁离子不会与矿化剂、卤化物等发生反应形成挥发性气体,故难以依靠自身扩散迁移来完成反应,通过自身迁移到反应带同锆结合。 [4]
锆在其他介质中的耐蚀性
在高温高压的尿素合成条件下,锆及其耐蚀。
在许多有机化学聚合物、偶氮染料、生产介质中,锆也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如在热传导介质,包括氯联苯、异丙联苯等混合物料试验中,锆的腐蚀率在所有情况下为零。但如果介质中存在氢,则锆会吸氢。若有机介质中含有水,锆表面氧化膜的完整,将会减少氢的吸收。
锆在300~400℃时不被大多数气体(CO、CO2、SO2、C3H8、N2、水蒸气和蒸气)所腐蚀。当锆在空气中加热至425℃时,会严重起皮。至540℃与氧反应生成白色氧化锆。超过704℃,锆吸氢变脆。加热至1000℃,会自然。锆在氮气气氛中,400℃开始缓慢反应,800℃后激烈反应。真空退火不能除去锆中的氧和氮氢易溶于锆,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急剧。锆在300~400℃开始相对吸氢。吸氢后造成锆的“氢脆”。但氢能通过1000℃的真空退火而予以消除。锆与氧、氮、氢有较大亲和力的性质与钛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