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博物馆藏精美明清玉器
-
面议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文化的祠堂和祖庙,
这里收藏着130多万件我们先辈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中国梦”的发源地,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玉器精美,今天我们来欣赏部分明清玉器。
中国国家博物馆 明 花卉鹭鸶纹杯
明代崇古尚古之风盛行,仿古玉器的造型和图案装饰多以商周时期的青铜礼器为蓝本,结合玉料自身的特点,精心琢制而成,
如玉觚、玉爵、玉卣、玉壶、玉尊、玉鼎等。
此件簋式炉原为清宫旧藏,为明代仿商周时期的青铜簋而作,
清代配以紫檀盖,并嵌上元代镂雕龙纹炉顶,整体造型古朴典雅、厚重,用作陈设。
中国国家博物馆 明 执壶
此器以梅花作主要装饰纹样,梅于老干上发新枝,并能御寒开花,象征不衰;
梅花瓣为五,象征着“福、禄、寿、喜、财”。
故明清时期梅花纹样是喜闻乐见的传统吉祥纹样之一。
中国国家博物馆 明 水晶力士烛台
中国国家博物馆 明 花口人物纹高足杯
中国国家博物馆 明 云凤纹印泥盒
中国国家博物馆 明 鹿鹤同春笔架
中国国家博物馆 明 花卉鹭鸶纹杯
中国国家博物馆 清 莲藕形笔架
器雕成莲藕形,上镂空浮雕莲叶、莲花、莲蕾及莲蓬。
器下随形配紫檀座,座刻梅花纹。原为清宫旧藏。
中国国家博物馆 清 花卉纹香熏
中国国家博物馆 清 葫芦形水盂清
器葫芦形,双椭圆形口,内掏空,做贮水、洗笔之用。
外壁透雕、高浮雕葫芦枝蔓和蝙蝠,枝蔓延伸至器底。
葫芦因果实多、枝蔓缠绕绵长,深受古人喜爱。
中国国家博物馆 清 桃蝠水盂
中国国家博物馆 清 龙首雕龙绦钩
中国国家博物馆 清 青玉六蜻蜓环耳双联洗
这件青玉双联洗,是由两个四角洗的各一角相联为一整体,
其余六角上各雕蜻蜓一只,每只蜻蜓衔玉环一只,造型简洁端庄而别致。
中国国家博物馆 清 鱼龙形花插
器为二鱼龙,身下刻寿山福海纹。
大鱼龙仰头,大张口,中空,可插花,下颔部阴刻篆书“乾隆年制”四字款。
明代玉花插多为灵芝、玉兰等造型,厚重,纹饰简练,很少出现枝杈,
清代玉花插造型更为复杂多样。
中国国家博物馆 清 皇帝之宝玉印
中国国家博物馆 清 皇帝之宝玉印
中国国家博物馆 清 皇帝之宝玉印
这方玉印的印文为阳刻满、汉文“皇帝之宝”,印钮为盘龙状。
清朝皇帝颁发诏书要钤这方印,是皇权的象征。
清朝皇帝的印章称为“御宝”,当初放置在故宫的交泰殿,由的机构—尚宝司来管理。
皇帝之印称宝为清制,皇帝的印信称为御宝,清初设御宝于交泰殿,成立尚宝司。
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考定玉谱,藏于交泰殿之印25方。
这方盘龙纽玉印,印文为满、汉文篆书篆刻。
满汉文合璧印为常用之印章,代表皇权,皇帝颁发的诏书皆钤此印。
中国国家博物馆 清 水晶松竹梅盖瓶
中国国家博物馆 清 松竹梅纹臂搁
中国国家博物馆 清 梅纹盖瓶
此器原为清宫旧藏,玉质纯净,白泽光亮,
造型大方而纹饰奇巧,出心裁,做工,采用镂雕、浮雕等雕琢技法,是一件精美的清宫陈设器。
此器以梅花作主要装饰纹样,梅于老干上发新枝,并能御寒开花,象征不衰;
梅花瓣为五,象征着“福、禄、寿、喜、财”。
故明清时期梅花纹样是喜闻乐见的传统吉祥纹样之一。
中国国家博物馆 清 三星图笔筒
中国国家博物馆 清 兽面纹炉
炉体扁圆。
器身锦地兽面纹,器肩双蜻蜒伴花,对称环耳,盖纽高起,上有双螭虎缠绕,盖周勾云纹。
底足作三乳丁。
玉质晶莹温润,造型规整。此器为薰炉形,焚檀香,盖无孔,用时撤盖,不用时为精美陈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