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哪有交易古董古玩
-
面议
咸丰元年时,规定钱重一钱二分,至第二年,变为一钱,但具体铸行大多轻于规定重量。“咸丰通宝”面文有楷书等,背文满文局名有:宝源、宝泉、宝河、宝德、宝东、宝伊、宝济、宝晋、宝陕、包巩、宝苏、宝浙、宝昌、宝福、宝台、宝武、宝南、宝广、宝桂、宝川、宝云阿克苏、宝黔,等二十四个局。其中宝台、宝德、宝广、阿克苏等局数量极少。咸丰初期,清朝的税入大约为白银4000万两,支出约需白银3600余万两,收入与支出相互抵销尚有盈余。自太平天国爆发以后,清的财政危机急骤恶化。咸丰二年(1852年)户部奏称:“两载以来,河饷糜帑已二千数百万两,以致度支告匮,筹划维艰。”同年六月十六日户部密摺言:“自广西用兵以来,迄今三载,经臣部奏拨军饷及各省截留筹解,已至二千九百六十三万余两,……户部银库,截止本月十二日止,正项待支银仅存二十二万七千余两。” 在这种支出日多、财政窘迫、军饷困难、国库空虚的情况之下,清企图借实行通货的政策,进一步对百姓进行搜刮与掠夺。咸丰二年(1852年)十月十九日,四川学政何绍基向清廷上摺,要求铸造大钱,以应付日益困难的财政需要。他在奏摺中说:“……历代大钱之制不一,大约由当五、当十至当千而止。拟请于常行通宝钱外,铸为大钱三品:曰当一百,曰当五百,曰当一千;当千者重不过二两,俾与制钱相剂而行。由部臣议定成式,务期精好,颁发中外,一体鼓铸。凡支给俸、薪、养廉,及河工、兵饷,皆银与大小钱兼放;赋税所入当收银者,皆准以银与大小钱搭配交纳。应归藩库部库者,酌为减节,以免先解后拨之烦。惟关税仍照旧尽数收银而特恩锡赉则给银以示。俟大钱畅行之后,民输官赋乃渐不银。然非置银于无用也,民间以银易钱及用银交易,听其自如,无庸过问。……”咸丰皇帝于十一月二十八日在奏摺上亲自朱笔批示:“所奏不为无见,然小钱大钱,制虽异,用实同,现铸小钱,铜尚不足,何况大钱乎!汝知一未知二也。至器用多铜,原干例禁,本年曾经降旨。况古制亦非尽善,举一事必欲复古,试问井田,封建尚可复乎?此摺著户部存记,若有可行时,不妨采择入奏。钦此。”
虽然,何绍基铸造大钱的建议未能朝廷的批准,但是,出于当时“军饷增多,帑金不足,”的现况,在清朝的统治,已经拉开了铸造大钱的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