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全自动生物质颗粒机生产线佳木斯花生壳颗粒机瑞德
-
1台¥110000.00
-
≥ 2台¥110000.00
们集体发声:支持生物质燃料代替燃煤供热
近期代表们集体发声:支持生物质燃料代替燃煤供热。支持发展生物质,中国人的能源问题需要中国人自己解决,昨天我们统计了近几年代表对煤改气的看法,今天我们看看代表是怎么评价生物质的,生物质燃料替代燃煤燃烧和农作物秸秆的无序露天集中燃烧是雾霾的主要成因和污染源。如何解决这一环保难题,郭乃硕代表是这样说的:如何変害为利,一直是我们思考问题,通过近几年部分省市的摸索和实验,将农业的废弃秸秆加工成生物质燃料代替燃煤,应用在供暖上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环保之路
我国农作物秸秆和林业废弃的树枝,树叶等资源丰富。通过将秸秆加工成生物质压块燃料,将废弃的树枝树叶和家具厂的边角料粉碎后加工成生物质木质颗粒燃料,热值达到3000-4000大卡,这个原料成本低,加工简单,将其用到生物质锅炉内进行焚烧,可以用于冬天的供暖,并且生物质燃料燃烧时的烟气几乎不产生硫,只有少量的硝, 可以通过加装生物质布袋除尘器,实现环保清洁排放,生物质燃料属于清洁能源。 生物质燃料的在供暖上的应用,既能解决燃煤的污染排放,又资源再利用,减少了秸秆的露天污染焚烧,这一加一减,通过秸秆、树根、木质废弃物等有效利用,对改善村容村貌起了积极作用,对农民来说省事、干净,减少了割玉米,烧玉米秆的劳动,还能在售卖玉米秸秆时获得一点收入。对于这样的一个利国利民的生物质燃料项目,我们应该大力支持和推广。
为了发展生物质农林业的能源,张建龙建议:
1、由国家发改委牵头,有关部门参与,在全面摸清资源底数和项目建设情况的基础上,组织开展规划研究,编制农林生物质能源发展规划,指导农林生物质能源产业科学发展。
2、逐步完善扶持政策,国家在贷款财政贴息、税收优惠政策、补贴激励措施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培育一批以企业为主体的农林生物质能源高新技术产业。
3、加强科技支撑,用好有关科技专项、能源专项,组织开展农林生物质能源关键技术和装备深度研发,加快推广应用基本成熟的农林生物质能源技术。
4、强化市场监管,组织研制农林生物质能源产品技术标准与规范,加强标准认证管理,建立农林生物质能源行业监测平台和服务体系,我国生物质能源健康可持续发展。
我国高度重视能源安全,强调着力发展非碳能源,形成煤、油、气、核、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生物质能源是可再生能源的主要组成部分,推动能源革命和创新驱动,把发展生物质能源作为重要战略。当前,我国农林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还处在初期阶段。大力发展农林生物质能源,有利于将资源变废为宝,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有利于减少秸秆焚烧导致的有害物和二氧化碳排放,防止空气污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有利于用秸秆利用市场机制替代行政手段,提高秸秆经济价值,帮助农民增收脱贫,造福广大农民。有利于通过营造能源林,加快荒山荒坡绿化,打造更多绿水青山。
有人说,燃煤供热多便宜,生物质燃料取代煤成本增加怎么办,为此针对生物质成型燃料比燃煤的供热成本高的问题,建议各级参照“煤改电”,“煤改气”的补贴政策,出台“煤改生物质”的鼓励扶持政策,开展“以奖代补”,通过补贴生物质燃料生产企业降低生物质燃料出厂价,补贴生物质燃料替代燃煤的的运行单位,减轻供热企业负担,推动生物质供热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全国分布式供热40吨以下中小燃煤锅炉每年消耗燃煤总量为8亿吨,燃煤导致的污染物排放给环境造成压力。“生物质作为‘零碳’和低排放的清洁能源,是取代燃煤经济的选择。”徐国权代表建议,将秸秆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与城镇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在利用农村地区生物质资源的同时,实现产业扶贫与污染治理的双重目的。2017年12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关于推动生物质供热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生物质能供热就地收集原料、就地加工转化、就近消费,构建城镇分布式清洁供热体系。经过调研,徐国权代表认为采用生物质进行供热已经具备推广和复制基础。 “采用生物质秸秆替代燃煤既可以解决目前秸秆治理过程中只堵不疏的现象,又可以解决居民的采暖问题。”徐国权代表说,我国每年秸秆产量达到9亿吨,应用前景广阔。按照目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需要生物质成型燃料3万吨,即秸秆原料6万吨,可解决12万亩地的秸秆去向问题,避免了一些地区对秸秆的露天焚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