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江北观音桥四川铜币出手价格面议
-
≥ 1枚¥880000.00
重庆江北观音桥四川铜币出手价格面议
四川铜币,是晚清和北洋时期四川省地方政权铸造的货币。它是由四川铜元钱币演变过来的,早的铜元是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川督岑春煊始议铸造铜元。光绪二十九年(1903)六月,建立四川铜元局所铸铜元悉用紫铜,外观似黄铜,少数四川铜币用更好的红铜钱板铸造而成,四川是一个大清帝国人口多的省份,宣布立后,建立大汉四川军,四川军于民国元年废除龙纹大清铜币模式.改铸四川铜币军造。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两广总督李鸿章奏准在广东开铸圆形无孔铜币(铜元)。次年,清谕令沿江沿海各省准许仿造 。光绪二十四年,户部通令各省暂停铸造铜币,四川总督赵尔丰请免停,获准续铸。宣统元年,度支部下令撤并各省铜元局,赵尔丰再次请求续铸获准。四川遂成为宣统年间少数可续铸大清铜币的省份。到了民国时期,四川境内军阀利用其遗留下来的设备,继续铸造铜币,用于军费支出,铸造的钱币就是本藏品“四川铜币”。
此枚四川铜币是民国二年由四川军造的四川汉字铜币,而且是红铜版别,汉字铜币面值为一百文,正面为“四川铜币”四字,中问有一枚海棠花,有“军造”,下边为当制钱一百文,反面中纹有一圈,圈内为篆文“汉”字,圈外还环绕有十八个小圈,小圈上有“民国二年”六字。
近几年,四川铜币成交价颇高,绝大部分在百万以上,2015年更是成交过320万元的。此枚红铜版的四川铜币更是十分少见,它的市场价值更是在普通四川铜币之上,民国时期的铜币是近代中国钱币中的,有着历史熏陶,是价值很高的革命文物,具有深远的历史纪念意义。我国近代时期的政治以及金融的沧桑变化都体现在一枚小小的钱币上,是一种收藏鉴赏价值与使用价值并存的收藏品,在收藏界中会越来越受藏友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