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丹草种植技术
-
面议
高丹草对土壤要求不严,无论沙壤土、重黏土、微酸性土壤和盐碱土均可种植。但在过于瘠薄的土壤和盐碱土壤上种植时,应注意合理施肥。由于杂交高梁苏丹草主要利用其茎叶作饲料,因此对播种期无严格限制,当表土l0cm处温度达12~16℃时即可开始播种,但光周期敏感型品种好选择日照长度大于12.3小时的季节播种,以获得更长的营养生长期,适合的土温是16℃或更高。播种方法多采用条播,行距40-50cm,播深1.5-5cm。建议播种量3Kg/亩,杂交高梁苏丹草的根系发达,生长期间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营养,因此播前应将土壤深耕,施足有机肥,种肥应包括氮磷和钾肥,氮肥用量是 50~80kg/hm2,以加快建植并满足早期生长的需要,刈割后结合灌溉施氮肥40kg/hm2,以后依据实际情况施用氮肥1—2次,特别是在分蘖期、拔节期以及每次刈割后,应及时灌溉和追施氮肥。苗期应注意中耕除草,当出现分蘖后,即不怕杂草为害。为了提高产量和青饲料品质,减少养分消耗,可与豆科作物或一年生豆科牧草混播。三、主要利用方法
1.刈割调制干草或青饲与苏丹草和饲用高粱相比,杂交高梁苏丹草具有更强的耐刈割能力,更适合干草生产和青刈,杂交高梁苏丹草的适宜刈割期是抽穗至初花期,即播种后6-8周后,植株高度达到1— 1.5m,此时的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高,粗纤维含量低,可开始次刈割。由于茎秆较粗,干燥缓慢,所以需要用茎秆压扁机械处理,以加快干燥过程,使叶片和茎秆含水量同时下降。再次刈割的时间以 3-5周后为宜,间隔过短会引起产量降低。 2.放牧 播种后6—8周左右,株高达到45~80cm左右,可开始放牧利用,此时的消化率可达60%以上,粗蛋白含量15%,过早放牧会影响牧草的再生。需要采用较大的放牧强度,在lO天内完成牧草采食,牧后以20cm的留茬高度将植物残体割去,以促进再生,再次放牧要等到3~4周以后。放牧可一直持续到初霜前。 3.青贮 用于青贮的多为刈割一次的品种,子实型品种在种子乳熟至蜡熟期刈割。青贮前应将含水量由80%-85%降到 70%左右。 高丹草具有光周期敏感或褐色中脉(BMB)特性,在陕西、甘肃、内蒙古、河南、上海、江苏、云南、贵州、四川、湖北、江西、福建等地区进行了试验和推广种植中,鲜草产量可达到135~180吨/hm2。高丹草在一些地区的绿色营养生长期达到180天以上,再生能力出色,同时表现出对反刍家畜、啮齿类家畜(兔、海狸鼠等)和淡水鱼等很好的适口性、消化率和饲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