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画瓷器玉器交易,字画评估
-
面议
北京字画鉴定公司
那么鉴定家这种朦胧的意识究竟是什么呢?我以为那就是“眼的印象”,即鉴定家在接触到一件古书画作品时,顷刻之间所作出的综合判断。人的大脑是一架活的电子计算机,平时不断储存信息资料,一旦需要,就会输出有关的信息资料,以提供选择和分析,迅速作出初步的判断。如,在书画鉴定中,忽然碰到一件明代书画家文徵明的作品,鉴定家的大脑在顷刻之间,就会把自己过去所看到过的文徵明作品的真迹和伪品,他的印章和款识,笔法特点和习惯,甚至其师友、子侄、门生的作品样式,及有关的纸或绢的陈旧状况等,都会在一闪念间涌现出来,和眼前的这幅文徵明作品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初步判断,也就是形成了“眼印象”。由于人脑在快速提供信息资料时,其图像是模糊的,甚至是一种潜意识,因之“眼印象”的初步判断是感性的、不稳定的,而且随着进一步的观察会很快地消失。所以“眼印象”具有朦胧性特征,如烟如雾,飘忽不定,似有若无,难以捉摸,很像是一股“气”。其实这股“气”不是别的,正是被鉴定对象的某些本质特征在鉴定家头脑中的显现和浮动。“望气”就是变无意识为有意识地去捕捉住这“眼印象”。如果我们从认识过程的这一角度来理解“望气”,那么它既有感性认识也有理性认识的成分在内,因此“望气”作为传统鉴定经验的方法之一,是有可取之处而值得加以研究的。
北京字画鉴定公司
韩熙载夜宴图》卷 五代 顾闳中 宋摹本 局部
印章有两类,除了收藏印章之外,还有一种是书画作者自己的印章。通过这种多种印章来作决定。鉴别的主要依据是作家的印章,作家的印章真,说明了书画的可靠性,它亲切地在为自己的书画服务。收藏印章真,通过了流传的来证实书画的可靠性,一重,两重,书画本身的真实性,就稳如泰山了。
鉴别印章的办法是核对,怎样来核对?先把已经被承认是真的印章作为范本,与即将受鉴别的印章,从它的尺寸、篆法、笔划的曲折、肥瘦、白文或朱文来进行核对,要与范本的那方丝毫不爽这就是真的,如有出入,这就是伪。
哪里可以鉴定字画
宋代赵孟坚(子固)的生卒时间,许多文献记载为生于南宋庆元五年己未(1199),卒于元代元贞元年乙未(1295),97岁。有人对此有怀疑,但一直未能解决。1962年《文物》第12期,刊载了蒋天格同志对这个问题的考证文章,推算出大约卒于景定五年至咸淳三年以前,依然还没有作出肯定的结论。我们根据赵孟坚的朋友顾光题赵氏《水仙》卷诗,中有"甲子须臾事,蓬来尺五天"二句,清楚地说出赵孟坚死在甲子年,即南宋景定五年(1264),时年65岁。这样就解决了多年来一直未能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