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特440C不锈钢,重庆九龙坡440C板材圆钢
-
¥80.00
304L不锈钢。为解决因Cr23C6析出致使304不锈钢在一些条件下存在严重的晶间腐蚀倾向而发展的低碳奥氏体不锈钢,其敏化态耐晶间腐蚀能力显著优于304不锈钢。
除强度稍低外,其它性能同321不锈钢,主要用于需焊接后又不能进行固溶处理的耐蚀设备和部件,可用于制造各类仪表本体等。
347不锈钢铌稳定化的奥氏体不锈钢,添加铌提高耐晶间腐蚀性能,在酸、碱、盐等腐蚀介质中的耐蚀性同321不锈钢,焊接性能良好,即可作耐蚀材料又可作耐热钢使用,主要用于火电、石化领域,如制作容器、管道、热交换器、轴类、工业炉中的炉管以及炉管温度计等。
原有标准ASMESB-625将其归镍基合金,新标准将其归为不锈钢。
中国只有近似牌号015Cr19Ni26Mo5Cu2钢,少数欧洲仪表厂商的关键材质采用904L不锈钢,例如E+ H的质量流量计的测量管就是采用904L不锈钢,手表的表壳也采用904L不锈钢。
在仪表中,结合通用性及成本问题,常规的奥氏体不锈钢选择顺序是304-304L-316-316L-317-321-347-904L不锈钢,其中317较少用,321不推荐,347用于高温抗腐蚀,904L只是个别厂商部分元件的默认材质,设计中一般不会主动选择904L。
为了机械系统或者整个结构的正常工作,其中每个零部件或者构件都能够正常的工作。
工程构件安全设计的任务就是构件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稳定性很好理解,受力作用下保持或者恢复原来平衡形式的能力。
奥氏体: 碳与合金元素溶解在γ-Fe中的固溶体,仍保持γ-Fe的面心立方晶格
特征: 一般是存在于高温下的组织,200-300℃奥氏体开始分解;
随加热温度升高晶粒将逐渐长大。一定温度下,保温时间越长,奥氏体晶粒越粗大。
晶界比较直,呈规则多边形;
无磁性,塑性很好,强度较低,具有一定韧性;
淬火钢中残余奥氏体分布在马氏体针间的空隙处;
回火马氏体:低温(150~250oC)回火产生的,过饱和程度较低的马氏体和极细的碳化物共同组成的组织。
80~200℃马氏体分解,当钢加热到约80℃时,其内部原子活动能力有所增加,马氏体中的过饱和碳开始逐步以碳化物的形式析出,
马氏体中碳的过饱和程度不断降低,从而形成过饱和程度较低的马氏体和极细碳化物的混合组织。
由成分偏析引起的带状组织,即当钢中含有磷等有害杂质并压延时,杂质沿压延方向伸长。当钢材冷至Ar3以下时,这些杂质就成为铁素体的核心使铁素体形态呈带状分布,随后珠光体也呈带状分布。这种带状组织可以通过电渣重熔、增大结晶速度来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