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厂业务怎么办理呢,流程怎么操作呢?
-
面议
转厂业务怎么办理呢?流程怎么操作呢?
保税(物流园)区是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香港的经济和辐射范围有限,国家为了更好的促进经济的发展,更多的减轻企业在财务和物流成本压力,在大陆部分有条件的区域设立的特殊政策区域,其本质是分解了香港的部分物流和资金上的优势。通过保税(物流园)区的一日游业务,同样满足了内外资企业之间的交易需求。
国内加工贸易企业A工厂生产的成品,是需要出口核销,产品销往国外的,但国内一般贸易性质的B公司正好需要购买A公司的产品作为原材料或者直接在国内销售产 品,因为两家工厂无法在国内完成交货(如果加工贸易企业A在国内直接交货需要补证原材料进口税金),则加工贸易工厂A公司将生产的产品以手册出口到坪山出 口加工区(保税区),而一般贸易工厂B公司则根据生产的计划与进展,定时分批征税报关进口。
详细流程:
1.提供产品商品编码海关备案
2.对于出口后再一般贸易征税进口的可以预报关,就是先报关出税单交税后再把货运输到加工区,这样避免了货物押在监管区
3.时效快:车辆进区,打单,一般三个小时内车辆出区
4.不需要海关监管车,节省了运输成本,企业可以使用自己的车辆
5.不需要卸货,车辆进区停到监管场地,打完单就可以出区,免了保税区内的仓库。
深圳出口加工区政策优势(Policyadvantage)
1.国内货物进入园区视同出口,享受出口退税政策;
2.转口贸易货物,替代香港存储暂准进口货物,待售货物,保税商品展示;
3.替代香港进行出口拼柜,进口拆柜,国际配送、深度分销;
4.国际贸易退港返修、检测维修业务,延伸保税物流产业链;
由此可见,“国内保税区转厂”取代“香港转厂”优势不可阻挡。国内保税区转厂运作方式,功能与香港转厂没什么差异,但是在运费、与报关时间上却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一般贸易企业的产品要转到加工贸易企业手中,通常现在都采用国内保税区转厂这一模式。
“保税一日游”业务是出口复进口业务的俗称,是利用保税物流园区的“入区退税”政策,以“先出口,再进口”的方式,解决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手续复杂、深加工增值部分不予退税等问题。在保税物流园区“一日游”业务出现前,加工贸易企业一般将货物出口至香港等境外地,再办理进口手续,较之物流园区“一日游”业务,境外一日游周期长,手续复杂,运输成本高。 企业进料加工,深加工,结转货物如需内销不用先出口到香港再申报进口,运用保税区“境内关外”的特殊功能,即货物出口到保税区即视同离境,可办理退税。企业只需再从保税区将货物进口即可完成进出口程序,这样一来可大大节省运输费用和时间。保税区的特殊功能和政策优势不但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运费成本,而且增强了企业产品的价格竞争力。保税区一日游的流程:出口复进口(一日游) 客户交单→安排拖车拖货→出口报关车辆入区交柜→进口报关→安排拖车入区提柜→工厂卸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