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款吻兽批量发售,古建筑飞檐翘角设计
-
面议
从“仙人骑鸡”向后上方排列着若干小兽,均称垂脊兽,随着殿宇等级的不同而数目不一。高等级的殿宇,如太和殿,垂脊兽的数目多,有11个。房屋品级的不同决定了垂脊兽的数量,殿宇降级,垂脊兽的数目也随之减少。如乾清宫9个,坤宁宫7个,东西六宫的殿顶上大部是5个。每个垂脊兽都有自己的名称和含意。
天马:
意为神马。汉朝时,对来自西域良马的统称。状如马,能日行千里,追风逐日,凌空照地,是人们心目中的神马。汉朝时,对西域的良马称为天马,天马又是尊贵的象征。"天马行空,往来",将其形象用于殿脊之上,有种傲视群雄,开拓疆土的气势。
狻猊:
狻猊在古籍记载中是接近狮子的猛兽,它头披长长的鬃毛,因此又名“披头”,凶猛无比,能食虎豹,亦是威武百兽的率从。一说它日行五百里,性好焰火,故香炉上面的龙首形装饰为狻猊,有护佑平安意。
龙、凤在古建筑中多是成对出现,吉祥、安康是其基本意思,还有生活美满、子孙满堂之意。狻猊在古籍中是和狮子同类的猛兽,《尔雅·释兽》中说"狻猊,食虎豹"。将其用于装饰屋面,大概是象征镇灾降恶的意思。獬豸外形似龙,尾部似狮却生角,十分奇特,也是传说中的一种猛兽。据《异物志》载:"东北荒中有兽,名獬豸,一角、性忠,见人斗则触不直者。"选择獬豸装饰殿宇,含有主持公道的意思。行什因排列在第十个,故称"行什",是个猴子形的走兽。行什在一般古建筑上极少使用,只有在北京故宫的太和殿上可见到,所以它只出现在等级高的建筑上。狮子、天马、海马、押鱼、斗牛,都是猛兽或猛兽的化身。自然界中的狮子凶猛无比,无需雕琢。天马则不同,在马的两肋处凭空添加了两个翅膀,故称天马。马善奔跑有"奔跑如飞"的形容,古人还感不够,加上了翅膀。斗牛外形似牛,古人觉其忠厚老实,不够凶猛,故将其装扮成身披鳞甲、神态似龙的异兽。海马、押鱼,却被古人雕琢得面目全非。海马似马,押鱼似龙(古代传说中的"虬龙"即有角的小龙,尾部带鳍似鱼形),都增加了几分威严,象征着尊贵。
飞檐,是中国古代建筑在檐部上的一种特殊处理和创造,常用在亭、台、楼、阁、宫殿、庙宇的屋顶转角处。飞檐是其屋檐上翘,形如飞鸟展翅,轻盈活泼,是中国建筑上民族风格的重要表现之一,我国传统建筑檐部形式——屋檐特别是屋角的檐部向上翘起。
飞檐设计构图巧妙,造型优美的屋顶给人们以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飞翘的屋檐上往往雕刻避邪祈福灵兽,似麒麟,像飞鹤,有人喜欢灵兽,有人喜欢祥云,或是一条活蹦乱跳的鲤鱼,代表着临水而居的亲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