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九江市古董鉴定拍卖服务中心
-
≥ 1件¥999999.00
江西九江市古董鉴定拍卖服务中心
粉彩。粉彩瓷器,大家都不陌生,真真假假都不少,但是,如何鉴定粉彩的新老和大致年份,一些新手藏友知道的还不多。因此,本文再老调重弹侃侃个人的观点。
1、粉彩瓷创烧的年代并不久远,粉彩这种瓷器装饰工艺是在五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清康熙朝晚期始见,雍正朝成熟,乾隆及清中晚期普遍流行。清代中早期的粉彩,都用玻璃白打底,彩料较厚,直观或手摸明显有凸出感。这一时期的粉彩瓷的粉彩,由于距今年份较长,一些彩料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开片,而且开片纹络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旧气(各种脏沁)。清代末期出现和民国流行的新粉彩,不用玻璃白打底。
2、粉彩瓷(包括釉上三彩、五彩)是先施地釉入窑高温烧成(这里所说的高温是指与粉彩烧成的温度比较而言),后按纹饰施不同彩料入炉低温烧成。由于彩料大部分附在釉上面,彩料表面没有抗氧化能力强的高温釉保护,所以很容易被氧化和老化,造成矿物彩料中的稳定性差的分子元素自然析出,呈现色彩斑斓的光晕,行称 “蛤蜊光”。这种彩料老化质变的程度与时间成正比,一般来说以上的粉彩或五彩、三彩,都有不同程度的蛤蜊光,年份越长蛤蜊光越浓重,这就给我们对釉上彩瓷的断代提供了这方面相对的鉴定依据。(关于蛤蜊光以及真假蛤蜊光的个人观点,将在本专题下一篇文章中阐述)。
三、底足和款式。这件残瓷的底足和款式比较特别。
1、底足。底足边缘有明显的“锯齿纹”。这种修胎工艺及特征,据笔者所学主要出现流行在清乾隆和嘉庆两朝的四方形、六方形底足上,但也不排除有的藏友认为在雍正晚期就有这种锯齿纹修足的可能。
2、款式。这种款式极为(包括真品和仿品),据悉仅有北京故宫博物院清宫档案乾中隆年间有相关文字记载(无图片或实物),这种款式名曰“大清乾隆年制六字并横长方款”,文献大概内容说的是:某大臣上折建议烧造新研制出、但还不很成功的国产珐琅彩料与粉彩共施一器的创新瓷器,为了区别传统珐琅彩瓷及款式,该大臣绘制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并横长方款”请皇上审阅,皇上准奏,遂命该大臣带御旨前往景德镇督办试烧这种款式的新产品。后,该大臣持烧造样品回京复命,乾隆帝观之很不满意,取消了这项试烧计划,试烧以失败告终。因这种款式的瓷器没有进宫的资质,所以馆藏品中无此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