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智能2019第四届国际人工智能产品展览会
-
面议
时间:2019年05月16-18日 地点:中国•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
批准单位:北京市商务
主办单位:中国电子商会
中国电子商会物联网技术产品应用
北京铭世博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国际人工智能协会
中国网络安全联盟 中国语音产业联盟
前 言
2018年上半年,我国人工智能政策不断落地,技术应用商业化进程加快。以来我国的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互联网用户数量跃居世界,信息领域核心技术步深刻改变了人们生活的诸多方面,而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飞速发展,带来更为持久深刻的思维击与变革。政策层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到2030年,使中国成为世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在我国国家战略规划中,人工智能已技术概念,上升为国内产业转升级、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发展立足点和新机遇;行业应用层面,的行业应用需求场景、研发能力积累与海量的数据资源、开放的市场宏观环境有机结合,形成了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特优势,依靠应用市场广阔前景,推动技术,形成技术和市场共同驱动。预计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到238.2亿元。
【目标观众】
1.相关部门、通讯、教育、银行、科学、IT计算机、工业、科研院、高校、医院、酒店、公寓
别墅、商场、餐厅等相关领导及采购人员等;
2.标准编制机构、国内外经销代理商、批发商、进出口贸易商、工程商/OEM/ODM等;
3.设计/规划部门、采购部门、相关协会、商会、学会、等行业组织的、学者等;
4.人工智能的设计及制造企业等;
5.智能产品流通渠道及市场、智能产品销售渠道及市场、商场及超市等;
6.关注人工智能的企业及消费者等;
【展会宣传】
◆利用公司已有的国内外买家数据库,客服部将全面启动“参观商一对一邀请计划”通过工作
人曾行不间断的电话、邮件、传真等方式宣传北京人工智能展;
◆派出宣传团队,配置推广专员派发20万份参观邀请函将在国内120多家媒体、50多家专
业杂志和行业门户网站以及报纸等媒体对展会进行不间断的全国范围的广泛宣传推广;
◆超过10万家电子家电、通信、手机、安防、智能终端、人工智能等关联领域企业使展会走向国际
化,与大型国际网站合作,同时展开网上展览,在互联网上向全世界宣传推广;
◆通过合作单位邀请境外采购商、团体等前来采购。通过国外相关的行业协会以及贸易促进会
组织国外相关采购团组在现场进行面对面交流和考察。
◆成立国际部通过电邮、电话、传真一对一邀请国际采购商参会;
◆设立新闻和产脾布会,提升企业度
◆提供商议配对系统将参展商通过导入商业配对系统.为您提供洽谈预约服务,提供一对一的洽
谈合作机会;
◆化、国际化、实效化——改造项目交易平台
日程安排
报道布展:2019年05月14-15日 展会开幕:2019年05月16日
展会交易:2019年05月16-18日 展会撤展:2019年05月18日
展品范围
人工智能基础
大数据、物联网、智慧城市、芯片、传感器、算法框架、云服务、人工智能硬件解决方案、人工智能实验室等
VR/AR虚拟现实、裸眼3D
虚拟现实、全息投影、激光投影设备、多媒体互动、沉浸式体验游戏及装备、沉浸式数字影院、虚拟漫步、裸眼3D电视、3D-9D电影设备、多点触摸设备、增强现实软件、增强现实设备、增强现实技术、增强现实产品、AR游戏、头戴式显示器、多媒体、三维建模、三维虚拟声音技术、实时视频显示等;
智能穿戴设备
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手环,手套式手机、穿戴式电脑,智能耳机,智能项链,智能头盔,智能腕带,可穿戴摄像机,头戴式显示设备,智能腕带,智能手套,智能首饰,智能钱包,智能秤,智能手杖,智能服装,智能鞋,智能服饰,运动追踪器,智能眼镜镜片等;
3D打印
打印机、复印机、图文快印、标签打印等设备、墨盒、硒鼓、色带、墨水、碳粉、纸张等耗材、芯片、感光鼓、辊膜、机芯、打印头等零部件、3D打印机、3D打印耗材、3D打印技术及服务
数字娱乐游戏
数字游戏产品软件、硬件及周边设备;数码视觉效果软件及设备;游戏控制台及在线娱乐产品;便携式游戏设备及配件;AR/VR内容及设备;动、漫画影视作品及其设计、制作、编辑软件、硬件;游戏及动漫周边;数字娱乐软硬件开发;数字阅读、影音设备及其他;产权交易;第三方平台;教育及数字出版物等;
智能机器人
家用服务机器人、客服机器人、餐饮服务机器人、迎宾机器人、儿童机器人、仿生\ 真机器人、拟脑机器人、教育机器人、医用机器人、清洁机器人、传感型机器人、交互型机器人、自主型机器人、娱乐机器人、无人机、智能巡逻机器人、消防机器人等;
模式识别
生物识别、指纹识别、虹膜识别、人脸识别、静脉识别、文字识别、视网膜识别、遥感图像识别、智能语言识别、车牌识别、驻波识别、语音识别、2D3D识别、多维识别等;
智慧物流
机械搬运设备、仓储技术与车间设备、装载技术、物料搬运技术、交通工程、内部物料系统与软件、物流服务与外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