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门谈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监管安排(广州站)CPPM
-
≥ 200本¥5800.00
全国官网:
2018年11月28日,商务部、发改委、财政部等6部委近日联合发布《关于完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了过渡期后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有关监管安排。围绕《通知》的背景、对行业影响以及未来发展,新闻办公室于2018年12月7日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请商务部部长助理李成钢、财政部关税司司长冯晋平、海关总署口岸监管司司长王炜介绍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过渡期后有关政策,并答记者问。
延续稳定政策:促进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增长
为激发进口潜力,加快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2016年5月以来,我国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实行“暂按个人物品监管”的过渡期安排,有效促进了行业稳定发展,但也存在各方权责不清、政策预期不稳定等问题。
6部门联合发布的《通知》中,一大特点是取消“暂按”,明确按个人自用进境物品监管,不执行进口许可批件、注册或备案要求。
李成钢说,明确“按个人物品监管”原则,体现了稳定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监管政策的延续性,总体符合行业特点,有利于跨境电商企业更长期地进行商业谋划和布局,并促进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增长。
《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参与跨境电商零售交易各方的责任,并要求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李成钢认为,这将更好地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保障消费安全。
与此同时,《通知》还体现了同《电子商务法》的衔接,特别是在电商平台责任、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这也为《通知》的实施提供了上位法依据。
冯晋平说,这是扩大开放更大激发消费潜力的重要举措,将有利于促进跨境电商新业态的健康发展,促使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并提高竞争力,也有利于增加境外消费品进口,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满足多元消费:将对进口清单适时调整
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我国自2019年1月1日起,调整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税收政策,提高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交易限制,并且扩大商品清单范围。
冯晋平介绍说,税收政策调整包括:将年度交易限值由每人每年20000元调整至26000元,今后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相机调增;将单次交易限值由每人每次2000元调整至5000元,并明确已经购买的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不得进入再次销售。
关于商品清单调整,增加了葡萄汽酒、麦芽酿造的啤酒、健身器材等63个税目商品。根据税则税目调整情况,对前两批清单进行了技术性调整和更新,调整后清单共1321个税目。
对于清单商品的选择,冯晋平说,主要是选择近年来消费需求比较旺盛的一些商品,并从降低监管风险的角度,尽可能选择满足过渡期后监管安排中监管要求作出的考虑。
他表示,跨境电商具有发展迅速、商品多样化、更新快的特点,财政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综合考虑整个跨境电商发展、消费者需求、监管条件等情况,对跨境电商进口商品清单适时进行调整。
发展前景可期:配套措施确保健康发展
由于政策连续稳定,跨境电商进口近年来发展较快。根据海关统计,2017年我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566亿元,同比增长75.5%。2018年1-10月跨境电商零售进口672亿元,同比增长53.7%。
针对跨境电商监管政策调整,海关2016年研究制定并对外发布了“26号公告”,明确了跨境电商海关监管措施。
王炜说,为配合新监管安排,海关总署修改完善了“26号公告”,将于近日对外发布实施。同时,根据需要对电商系统进行了升级完善,确保跨境电商健康可持续发展。
李成钢表示,跨境电商是新业态、新模式,对它的监管有不断完善的过程。未来政策需要做怎样的调整,还要根据实践发展情况做相应研究和探讨。但就目前看,行业和消费者可以有一个相对长期的稳定预期。
“从长远来看,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口,跨境电商都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李成钢说。
【编者按】
《通知》的核心内容:
一是明确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监管的总体原则。跨境电商零售进口不同于一般贸易,主要是满足国内居民品质化多元化消费需求,是直接面对消费者且于个人自用。基于这一前提,《通知》明确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按个人自用进境物品监管,不执行进口许可批件、注册或备案要求。这是有关具体监管要求的基础,也是行业企业为关注的问题。明确了这一原则,就了过渡期后监管安排的连续稳定。
二是统筹考虑促进行业发展和保护消费者权益要求,明确各参与主体责任。《通知》按照“部门、跨境电商企业、跨境电商平台、境内服务商、消费者各负其责”的原则,对各方应承担的责任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例如,跨境电商企业承担商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跨境电商平台须在境内办理工商登记、履行赔付责任,境内服务商受托承担如实申报责任,消费者承担纳税义务,部门需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实施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等。明确各方责任,一方面有助于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强质量风险防控,另一方面也便于各参与主体规范自身行为,确保政策可落地、可执行。
三是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扩大政策适用范围。《通知》在现行15个试点城市基础上,将政策适用范围扩大至北京等22个新批跨境电商综试区城市,进一步完善区域布局,促进行业发展,也更好满足居民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