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宣德瓷器的价值,哪里成交比较好
-
面议
明代瓷器的各类器型,多能较为准确地反映明清各朝当时的生活习俗、审美标准、社会风貌和技术条件。在鉴别中,要重视对时代风貌的研究,并对其不同的风格进行详细了解,分析对比,有了准确的器型概念,就不难掌握其规律,对低劣的赝品就不难识破。仔细观察、经常测量,细致地识别胎质、釉面,随时收存历代瓷片标本,勤加观察和比较都是的基本功之一。也只有通过实践,积累丰富的经验,才能逐步掌握器型的主要特点。
永、宣时期,政局稳定,经济发展,尤其是七下西洋足迹远至南洋、西非、地中海、
东非一带,带回了烧制青花所必需的苏麻离青色料。这时的青花瓷器,胎质和釉料都很精
细。釉层晶莹肥厚,青花色泽浓艳,造型和纹饰丰富多彩,创造了青花生产的黄金时代。
在永、宣青花中,有一类明显地带有伊斯兰特色。这类青花的造型和纹饰源自或摹拟西亚
伊斯兰地区的陶、铜、金、银、玻璃等器,甚至某些器物本身就是为适应西亚地区的需要而特制的,也可能是阿拉伯商人直接来景德镇定的货。
在制作风格上,永、宣青花瓷器倾向于清新流丽,多的器物,如永乐青花压手杯,
“永乐年造压手杯,坦口折腰,沙足滑底,中心画双狮滚球,球内篆大明永乐年制六字,或四字,细若粒米,此为上品。”造型上,除传统器型外,还有许多新颖奇特的造型,如抱月瓶、天球瓶等,一些器物明显地带有伊斯兰艺术风格。永、宣瓷器在图案装饰上更显秀丽、典雅。“回回花”的装饰几乎无所不在。即使是传统的龙凤纹样,也总以西番莲为底衬。在纹样布局方式上,几何式的环带、开光、分段切割、多角对称的处理手法加之普遍密集的花纹布局,完全是西亚美术装饰的传统形式。永、宣瓷器的胎、釉技术较前代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胎质细腻洁白,釉层晶莹丰厚,是这一时期的特征之一。这一特点与前面所述的“苏麻离青”有关。这种青花料含锰量较低,含铁量较高。由于含锰量低,就可减少青色中的紫、红色调,在适当的火候下,能烧成像宝石蓝一样的鲜艳色泽。但由于含铁量搞,往往会在青花部分出现黒疵斑点。这种自然形成的黑斑和浓艳的青蓝色却又相映成趣,被视为无法模仿的永、宣青花瓷器的“成功之作”。
明朝永乐年间,
官窑瓷器上开始落年号款识。但真正大量书写并成为定制是在宣德朝。宣德官窑瓷器上的款识为楷书“大明宣德年制”或“宣德年制”两种。字体都为晋唐小楷,工整、舒展,笔画圆润而遒劲,不会有侧峰劈尖的笔画。“德”字多不写中间的一横。款识的部位多样,有的“遍器身”,一般的多位于底足中心或圆器里心与口边。
三:成化、弘治年
宣德后的正统、景泰、天顺三朝,由于瓦剌入侵,皇位争夺,加之景德镇灾荒频仍,
给官窑瓷器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这一时期,以民窑瓷器为主,但这些瓷器一般质量不高,
画法潦草,胎体多瑕疵。因此价值不高。成化、弘治、正德是明朝的中期阶段,此期的青花瓷器以成化青花为代表进入了一个 创新阶段。成化四年,景德镇官窑复烧。成化时期重要的成就是斗彩的成功烧制。青花瓷器以青色淡雅著称,后世的仿作被称为“仿成化淡描青花器”
近20年,明代瓷器的升值速度和幅度令人瞠目,如果说20年前花几百元钱就能买一件明代的官窑,那么今天一件明代青花瓷动辄就上百万元了。虽然这与宏观经济环境中收入和物价的上涨有关,但是也充分的说明了永乐青花瓷器在中国瓷器收藏市场上的地位是不可代替的。此次春拍明代瓷器不少,特别是明初青花瓷,虽然明初瓷器在艺术价值上是后世无法相比的,但在市场上与清代的瓷器相比还有上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