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迎春花市场报价,60公分迎春花种植基地
-
面议
迎春花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属于木兰科迎春属。它的花朵有白色、粉红色、红色等多种颜色,形状像小喇叭,散发出清香。迎春花的花期一般在春季,所以又叫做春季迎春。
它的叶子是椭圆形的,有锯齿状的边缘,颜色是深绿色。迎春花的果实是长圆形的蒴果,里面有许多扁平的种子。迎春花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不耐寒冷干燥。它可以用扦插、分株或播种的方法进行繁殖。
迎春花是木犀科素馨属植物,别名黄素馨、金腰带,在我国各地分布广泛,主要是利用扦插法进行繁殖。枝条下垂,叶片对生,花朵一般单生在去年生小枝的叶腋,花梗2-3mm长,花冠黄色,花萼绿色。它喜欢疏松、肥沃且排水性好的土壤,不耐碱性土壤,喜欢阳光,稍耐阴,略耐寒,耐干旱,怕水涝。
迎春花有“金腰带“、“清明花”和“小黄花”等别称,与山茶花、梅花、水仙一起被称为“雪中四友”。
迎春花的原产地是中国的陕西、甘肃和四川等西北部和西藏东南部地区。如今在海拔约在800-2000米的世界各地都有广泛地栽培。
迎春花的枝干直立状和匍匐状均有,高大多约在0.3-5米之间,生有下垂的,略扭曲的枝条,表面光滑无毛。
迎春花的叶子为对生叶,长有复叶,小的枝条上常生有单叶,叶子表面叶无毛,呈(长)卵形或(狭)椭圆形,有的也会呈近圆形。
迎春花属落叶灌木植物,直立或匍匐,高0.3-5米,枝条下垂。枝稍扭曲,光滑无毛,小枝四棱形,棱上多少具狭翼。
叶对生,三出复叶,小枝基部常具单叶;叶轴具狭翼,叶柄长3-10毫米,无毛;叶片和小叶片幼时两面稍被毛,老时仅叶缘具睫毛;小叶片卵形、长卵形或椭圆形,狭椭圆形,稀倒卵形,先端锐尖或钝,具短尖头,基部楔形,叶缘反卷,中脉在上面微凹入,下面凸起,侧脉不明显;顶生小叶片较大,长1-3厘米,宽0.3-1.1厘米,无柄或基部延伸成短柄,侧生小叶片长0.6-2.3厘米,宽0.2-11厘米,无柄;单叶为卵形或椭圆形,有时近圆形,长0.7-2.2厘米,宽0.4-1.3厘米。
花单生于去年生小枝的叶腋,稀生于小枝;苞片小叶状,披针形、卵形或椭圆形,长3-8毫米,宽1.5-4毫米;花梗长2-3毫米;花萼绿色,裂片5-6枚,窄披针形,长4-6毫米,宽1.5-2.5毫米,先端锐尖;花冠黄色,径2-2.5厘米,花冠管长0.8-2厘米,基部直径1.5-2毫米,向上渐扩大,裂片5-6枚,长圆形或椭圆形,长0.8-1.3厘米,宽3-6毫米,先端锐尖或圆钝。花期6月。
迎春花的花朵多生在小枝的叶腋处,少数生在小枝的顶部。花苞片呈披针形、椭圆形或卵形的小叶状,花冠通常为黄色,在生叶前开放,开花期一般是在每年的2-4月份。
迎春花喜好阳光,也能在半隐蔽的环境下生长。温度方面不耐严寒,只有在比较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才能安全地越冬。
迎春花比较害怕涝害,要用疏松的,排水性交好的肥沃沙质土来进行培养。酸碱性方面喜酸忌碱。
迎春花有着“相爱到永远”的美好意义,同时还象征着“顽强的生命力”。
刚栽种或刚换盆的迎春花,先浇透水,置于蔽荫处10天左右,再放到半阴半阳处;养护一周,然后放置阳光充足、通风良好、比较湿润的地方养护。在冬天,南方只要把种迎春的盆钵埋入背风向阳处的土中即可安全越冬,在北方应于初冬移入低温(5℃左右)室内越冬。欲令迎春提前开花,可适时移入中温或高温向阳室内,如放置13℃左右室内向阳处,每日向枝干叶喷清水1~2次,20天左右即可开花;如置于20℃左右室内向阳处,10天左右就可开花。开花后,室温保持在8℃左右,并注意不要让风对其直吹,可延长花期。花开后,室温越高,花凋谢越快。
灰霉病症状:是迎春花的常见病害之一,全国各地均有发生。植株感病后,整株黄化,枯死。该病主要侵染叶片、嫩茎、花器等部位。多在叶尖、叶缘处发生。发病初期叶片出现水浸状斑点,以后逐渐扩大,变成褐色并腐败。后期,病斑表面形成灰黄色霉层。茎部感病后,病斑呈褐色,逐渐腐烂。花器被侵染后也成为褐色,腐烂脱落。在潮湿的条件下,病部出现灰色霉层,这是该病的一大特征。该病以菌核在病残体和土壤内越冬。气温20℃左右、空气湿度大时易发病。通过风雨、工具、灌溉水传播。温室中冬末春初发病为严重。
防治方法:种植密度要合理。注意通风,降低空气湿度。病叶、病株及时清除,以减少传染源。发病初期喷洒50%速克灵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好与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交替施用,以防止产生抗药性。
迎春花的常见病害之一斑点病症状:主要危害植株叶片。病情由植株下部向上部蔓延。病斑通常直径3至4毫米,褐色,严重时,病叶枯死,造成落叶。该病由报春柱格孢菌引起。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座在病残体上越冬,种子也可带菌,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该病主要靠分生孢子随空气及雨水传播。生长季节再侵染频繁。通常温暖多湿的天气和偏施氮肥时,植株容易发病。一般7月开始发病,8至10月流行。
防治方法:选育抗病品种,加强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病害初期喷洒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1∶100波尔多液。
迎春花的常见病害之一叶斑病症状:多在叶及花托上发病。初期沿叶脉产生水浸状不规则病斑,以后黄化、变褐,病斑扩大,叶缘干枯。严重时自下叶枯死。
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培育无病种苗,苗床土应消毒;温室内应及时放风,降低空气湿度。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发病后用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喷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