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拍卖收藏界“疯狂的石头”——田黄
-
≥ 88件¥888888.00
中正拍卖收藏界“疯狂的石头”——田黄
田黄,这一数来一直受文人雅士乃至帝王所喜好的收藏“旧宠”,民国时就有“一两田黄三两金”之说。现如今,田黄的价值可以说是“一两田黄万两金”,足以见得其收藏价值。此外我们知道,田黄石无根而璞、无脉可寻,产量极少,由于其资源濒临枯竭,已禁止开掘。资源的枯竭与存世量的稀有,使得田黄石的价值在当下得到进一步的放大,其价格走势也被业内人士所普遍看好。福羲甄拍tchz99-其次,从古到今,田黄石的价值认同度,所凝聚的人气一直处在有增无减状态。各路藏家对其更是趋之若鹜,收藏田黄成为大部分藏家的目标,其的增值前景也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
全世界也只有我国福建寿山的一块不到一平方公里的田中出产田黄石,因色相普遍泛黄色,又主要是出产在田里,故称田黄石。而值得收藏的、投资的也仅是田黄中少部分特征明显,各方面俱佳而无可挑剔的上品。其材质温润凝腻,在软质雕刻石中居品。明、清各朝均被作为贡品献入皇宫,被雕刻成御用玺印及艺术摆件,故田黄石又被尊为“石中”、“石帝”,故其身价。从田黄石的属性看,凡经雕镌的艺术品,都可以当作文物看待,因为它不能复制,属于没有再生性的艺术品。
田黄石在历代时期本来就产量极为低,经过数人们的不断挖掘,到目前为止,已挖掘殆尽。历代挖掘的田黄石,能流传至今的,已经成为稀世珍品,进入国内外众多的收藏机构。流散民间的,皆被藏家所珍藏。寿山石制印历史,至少可溯源到晋朝的“零陵太守章”。一般而言,寿山石含大量三氧化二铁,所以色泽显得特别绚美不凡,尤其田黄石更令人爱不释手。寿山石大致可分为田坑、水坑与山坑石三种类别。其中的田黄石属田坑石,产于寿山溪边的“水田中”,石质极为温润、绵密、细腻,并具有萝卜纹,有的还带有红筋或红格。田石产地在寿山乡到高山峰之间,分为上中下坂田和溪中搁流田四个区域,产量小,因而相当难得。田石按色分田黄、红田、白田、灰田和黑田,田黄又分桔皮红、桔皮黄、金黄、枇杷黄、桂花黄、熟粟黄等。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田黄石都那么值钱,田黄以柑橘黄、金黄为上品,枇杷黄、桂花黄次之。石质极为温润、凝脂、细腻,虽不很透明,但是自有一股气定神闲、娴雅无边的气质。前人形容它“如脂如膏如腴”、拂之有痕“,与翡翠山子不同,田黄摆件的质地更加细腻柔润。田黄自然成型的色彩和肌理更有了一种旷达的水墨韵味,柔腻的光泽,唯美的颜色,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一种时光和风月的赐予。通灵澄澈的玉石质地,成品的田黄摆件强调的是一种天然风物和人工匠心的密切结合,从石材入手到成型,无一不强调一种文化之美,一种自然之美。
现在市场上出现很多类似田黄的石头,多数为塑胶制品,藏友在鉴别田黄时多注意一下几个要点: 1.仿田黄塑料品无外皮,颜色较均匀。而真田黄外皮,颜色常不均匀,外浓内浅。 2.田黄有萝卜纹、红格(或红筋),透明度不均匀。仿田黄塑料品无萝卜纹、无红格(或红筋),透明度均匀。 3.田黄的密度较大(2.5—2.7克/立方厘米)。仿田黄塑料品的密度较低(一般1.05—1.55克/立方厘米)。手掂较轻。然而,有时在仿田黄塑料品中加入金属块,使密度加大,让人迷惑。
4.仿田黄塑料品,可见气泡及流动线构造,而田黄无气泡和流动线构造。 5.仿田黄塑料品,用手触摸,有温热感。而田黄给人以微凉感。 6.用热针触及仿田黄塑料品时,会熔化或烧焦,通常还伴有辛辣难闻的气味。而田黄则无这些反应。 7.用小刀片刮样品时,田黄呈粉末状脱落,而仿田黄塑料品呈片状脱落。
众所周知,艺术品市场的走势受到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经济发展放缓,直接导致国内艺术品市场始终处于调整周期。就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田黄石逆势走强,接连刷新田黄单件作品及单克价格高成交纪录,完成一轮波澜壮阔的牛市行情,可以说,这与田黄的资源属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据统计,市场田黄拍品总量尚不足30kg,总成交金额却高达5.86亿元,堪称资源少,却是价值大的艺术资产之一。在经济放缓、市场调整的大趋势下,作为资源型藏品的田黄,以成为众多投资收藏者为保险的选择。
田黄特征
田黄石自从由母矿中分裂出来再埋藏到田间,其间历经了数百万年之久,在特殊的环境和特殊条件下,田黄石逐渐地改变了它原来的形态、色彩和质地,出现了其的外观特征。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石形、石质、石色、石皮以及萝卜纹、红筋等六个方面,可依此来鉴定。
石形:田黄石的外形多呈卵石状,光嫩圆滑,没有明显的棱角。这是由于矿块在迁移滚动过程中,受到溪水不断冲刷研磨的结果。
石质:田黄石的质地湿润可爱,为微透明或半透明体,状如蛤肉,色似枇杷。如果仔细观察,会焕发出一种其它石材品种所不具备的迷人光彩。
石色:“田黄石”顾名思义,是一种黄颜色的宝石。尽管按照色相来区分,有田黄、白田、红田、黑田以及银裹金、金裹银等品种,但无论什么色彩的田黄石都是以黄色作为它的基调,只不过偏白、偏红或偏黑而已。比如“红田石”其色近橙黄如桔皮,绝不可能出现桃红、朱红和血红的色彩;“黑田石”则黑中带赭;即使被称作“白田”的田黄石,也并非纯白如雪,而是白中稍带淡黄或蛋清色。
石皮:多数田黄石的外表都有黄色或黑色的皮层包裹着,或厚或薄,或全裹,或稀疏挂皮,形态变幻无常,虽然也有一些田黄石因为色皮极薄,一经雕刻打磨即被清除,但田黄石的颜色都不是表里如一的,通常是由表皮向里层逐渐转淡,乃至泛白。这种色彩的变化规律,块头大的田黄石尤为明显。
萝卜纹:凡是透明度较强的田黄石,在强烈的光线下观察,它的肌理往往隐约可见到一条条细而密的纹理,其形状犹如刚刚出土的白萝卜纤维,故有“萝卜纹”之称。
红筋:红筋是指田黄石表层偶尔出现的红色筋络,红如血,细如丝,俗称“红筋”又叫“血丝”。它是田黄石在迁移过程中产生的细裂纹,经土壤中氧化铁渗透而形成的格纹。
田黄石的真伪鉴定,主要是依靠肉眼进行,还可以根据上述外观特征基本可以辨别清楚。
目手的原材料在其原产地福建田坑已经完全枯竭,所以田黄的价格这些年被炒到了天价。现在整理了近来来,国内与香港地区部分拍卖机构成交的一些田黄的资料。从中可以看到田黄在艺术品市场中的走势:鉴定拍卖:张
1、清康熙 康熙御用田黄玉石印章 一套十二方
尺 寸:重360g 估 价:咨询价
成交价:RMB 22,624,375
稀世奇珍一佩文齐康熙御用十二宝玺这套佩文斋宝玺共有十二枚小玺,属康熙帝御用闲章,钤于其御制诗文书画或内府所藏历代书昼,用途有别于韶书所用国宝。
2、清 金尔珍刻印(白田黄)
尺 寸:6.2×6.2×4.2cm 重:300g
估 价:咨询价 成交价:RMB 9,680,000 (元)
印 文:“祷天祝圣人万年昌”边 款:祷天祝圣人万年昌戊申秋吉石刻 作者简介:金尔珍(1840-1917)字吉石,号少芝,浙江嘉庆人例贡生,工书画,善篆刻,精鉴赏(戊申年是1908年),光绪34年
3 、清乾隆 乾隆帝御宝“契理在寸心”田黄龙钮玺
尺 寸:宽4.3cm 估 价:HKD 7,000,0
成交价:RMB 8,376,544
4、元 老田黄成吉思汗雕像
尺 寸:高13cm;宽8cm;重435g 估 价:咨询价
成交价:RMB 5,500,000
珉田石(老田黄) 黄金黄此像雕刻刀法老到娴熟,刻画出人物内心威严的表情。该件石质上的萝卜纹格,奇妙大方,规正有序。此一帝王雕像堪称佳作。
5、清中期 田黄兽钮方章
尺 寸:重360g 估 价:RMB 1,200,0
成交价:RMB 2,640,00 正方形印章,顶钮圆雕一兽蹲伏回首, 体态雄健,双角高额,如意鼻,水滴形双眼鼓凸,背脊微隆,两侧阴刻两条圈纹,狮尾上翘,四爪蜷缩身下,露出利爪,毛发丝丝逼现,印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石色栗黄润透,隐含红筋石纹伤。
6、清 田黄石橘皮红龙钮印章
尺 寸:9.3cm 估 价:RMB 1,800,0
成交价:RMB 2,2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