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沙拐枣种子哪里有
-
面议
果实(包括刺)宽椭圆形,通常长8-12毫米,宽7-11毫米;瘦果不扭转、微扭转或极扭转,条形、窄椭圆形至宽椭圆形;果肋突起或突起不明显,沟槽稍宽成狭窄,每肋有刺2-3行;刺等长或长于瘦果之宽,细弱,毛发状,质脆,易折断,较密或较稀疏,基部不扩大或稍扩大,中部2-3次2-3分叉。花期5-7月,果期6-8月,在新疆东部,8月出现第二次花果。
该种的特征变异较大。分布于中国东部(内蒙古)者:瘦果宽椭圆形,肋不明显,不扭转或微扭转,每肋通常3行刺;刺稠密,较细,易脆。分布于中国西部(新疆)者:瘦果窄椭圆形,肋较明显,不扭转、微扭转至扭转;每肋刺2行,往往较稀疏,少数稍密,基部有时稍扩大沙拐枣。产于甘肃河西走廊的标本,其瘦果近于内蒙古植株的特征,但刺较稀疏,质较硬,每肋刺2行,肋中部凸起,似乎是刺3行与2行的过渡特征。郝景盛于1934年根据采自内蒙古的标本,建立了Calligonum dielsianum Hao,他指出该新种与该种相近,其主要区别是:果实每肋刺2行;幼枝有腺毛。《中国植物志》编委们研究了此模式标本和原描述,发现幼枝发霉,不是腺毛;产内蒙古的植株中,某些果实肋也同时具有2行刺,为个体变异,故归并。A. Los. 根据Г. Н. Потанип1877年在新疆哈密一带所采的标本,建立的C. potanini A. Los.,它与该种的区别是:果刺2行;果肋极扭转。此均为该种的特征,也予以归并。
不同种子预处理对10种沙拐枣植物萌发的影响
为了确定沙拐枣植物种子的萌发特性及优播前预处理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对10种沙拐枣植物的种子进行了磨砺、硫酸和热水浸泡、冷藏、种子浸出液处理,然后进行发芽实验研究.萌发实验的结果表明,10种沙拐枣植物对于不同的种子预处理,均表现出相似的萌发反应.磨砺、硫酸浸泡和冷藏处理对种子萌发有明显地促进作用.与对照相比,种子浸出液处理对种子的发芽率、发芽速度均具有明显地抑制作用,并能增强种子的休眠.冷藏处理具有打破有活力的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但它与热水浸泡处理一样,对有活力种子表现出一定的致死作用.沙拐枣植物的萌发模式在不同种子预处理间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机械磨擦和硫酸处理能够促进种子的萌发率及发芽势.泡果沙拐枣(Calligonum junceum)在本项实验中表现出很强的萌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