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江淮iEV7S液冷技术解读
-
面议
关于江淮iEV7S液冷技术解读
iEV7S的液冷技术,液冷技术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技术?应用了液冷技术的iEV7S为何能突破寒暑的限制,做到了目前国内其他品牌纯电动车做不到的事情?
我们都知道,新能源汽车发展到现在,在三大电和六小电上已经取得了的突破,但在iEV7S发布以前,国内纯电动车还无法做到在寒冷的东北和炎热的新疆等地普及,为什么做不到?这就要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管控系统说起,传统的新能源汽车采用的电池管控技术使用的都是风冷,通俗点说,就是依靠通风口来使得电池升温和降温,受环境的影响特别大,电池冷却和受热都不均匀,一旦温度过低或者过高,都会严重影响电池的续航和安全性。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国内纯电动车无法在寒暑差别大的地方普及的原因之一。
iEV7S的出现可以说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作为国内应用该技术的国产新能源汽车,通过液冷技术可将电池包的温度控制在10-35摄氏度之间,即便在零下30摄氏度的低温环境下,也可正常充电,不影响续航里程。新一代电池包液冷技术,实现了电池低温快速加热,在环境-30℃和电芯-15℃条件下,40分钟内可将电池加热至10℃以上,同时其的电池冷却性能,满足高速+快充连续行驶,电池高温度控制在35℃以下。
在产品研发阶段,iEV7S曾在漠河进行了低温测试,产品在零下30度低温环境下,也可正常充电,同时续航里程。不仅如此,搭载了液冷技术的iEV7S,还实现了智能化提升低温续驶里程,在车辆静置或充电时,通过手机APP,实现预约冬季暖车功能,自动加热电池包和乘员舱至适宜的温度,低温条件下整车续驶里程提升29%。
液冷技术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之直被国外专享而国内属于空白,目前市场上应用液冷技术的典型的代表就是特斯拉。随着江淮iEV7S的产品发布,也标志着江淮新能源率先突破了国外垄断的液冷技术,实现液冷技术国产化,与特斯拉同源,处于世界水平。
应用了液冷技术的新能源汽车将较好地解决目前新能源汽车普遍面临的低温使用续航里程降低、低温无法充电等问题,电池的续航,激发电池的活性,进一步扩大新能源汽车的适用范围,将环境温度对电池活性的影响降到低,地改善了用户的用车体验,促进了新能源汽车的普及。
除了实现液冷技术的突破,江淮iEV7S还在高比能电池安全方面同样实现了重大突破,经过多年1160次模拟热失控的试验开发,解决单体电芯失控,模块及整包不会出现热失控,解决了电池的起火、爆炸等一系列热失控安全问题,在国内率先取得突破,同样比肩特斯拉。iEV7S是个应用此技术的产品,在国内率先突破并实现电动车的大批量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