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玻璃陨石鉴定交易出手
-
≥ 1件¥890000.00
玻璃陨石
玻璃陨石是某种石陨石降落过程中融化的液质冷却后的产物。玻璃陨石的母石为淡绿色和黑色两种,因此,玻璃陨石的降落都是与母石共同进行的。
玻璃陨石为半透明的玻璃质体,有微弱磁性,颜色为墨绿色、绿色,淡绿色,棕色,褐色,深褐色,还有少见的朱砂色。比重为2.6至3.0左右。玻璃陨石是在高空、高温、高压和高速下形成的,所以它有明显的形成特证:内部高纯度无杂质,通体布满致密的小气泡,外部有融壳,融壳上有流纹,外部和融壳下有时会产生大的气印。
因为玻璃陨石在降落过程中为液质体,在高速下它们会被分解为较小的质量体,因此客观上不存在质量的玻璃陨石,但它与母石伴生陨落时或许较大的质量体。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玻璃陨石
别称
广东及海南称为"雷公墨"
分类
玻璃陨石
发现者
李生
发现时间
2015年12月18日
质量
61克
平均密度
3.0
直径
30mm
颜色
黑色或深绿色
目录
1简介
2组成
3特征
4种类
5成因
折叠编辑本段简介
玻璃陨石是与某种石陨石伴生的一种。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1844在澳大利亚获得一块钮扣状玻璃质石块,以后在世界范围内这种类似玻璃质石块通称为"玻璃陨石"。它是一种天然玻璃物质。由于外观似黑曜岩,故又称似黑曜岩。但两者的成分、结构都不同。大多数玻璃陨石的形状与熔融溅射物的形状相似,有球状、细长状、哑铃状、液滴状、钮扣状和不规则的块状等。它成群地撒落在大陆上或海底沉积物中。玻璃陨石的颜色有黑、墨绿、棕褐,表层具拉长状气泡及大小不等的气泡,有的似如月球表面的环形山状图案,密度约为2.38-3.0。[1]
折叠编辑本段组成
玻璃陨石的组成,同一区域十分均一,但不同区域差别很大。化学组成变化范围:SiO2为48~85%;Al2O3为8~18%;FeO为1.4~11%;Ni为0.4~28%;CaO为0.3~10%;Na2O为0.3~3.9%;K2O为1.3~3.8%;TiO2为0.3~1.1%。玻璃陨石的折光率为1.48~1.62。大陆玻璃陨石的密度为2.3~3.0克/厘米3,某些微玻璃陨石可以达到更高的数值。
玻璃陨石内常有气泡空腔,大小由几微米至几毫米,个别可达几厘米;有的还含有焦石英、柯石英、斜锆石和陨石中常见的铁镍金属。
折叠编辑本段特征
大多数玻璃陨石的形状与熔融溅射物的形状相似,常呈黑色或深绿色,半透明,以前
普遍认为是陨星事件造成的,大陨星冲撞使地表及陨星的碎裂物很快融熔、迅速冷却结晶而成。但人类在玻璃陨石发现地及附近都没有发现陨石坑,更没有发现很大的另类陨石,因此,经现在科学研究证明,玻璃陨石是某种石陨石熔融后的产物。有球状、哑铃状、液滴状、纽扣状,多的是不规则的块体。易碎,破裂后多具贝壳状断口。大陆上发现的玻璃陨石的大小,从几毫米至十几厘米不等,反射光下发暗,但薄的边缘透亮,并具有不同的颜色,从黄色到绿色,从橄榄褐色到暗褐色。比重一般为2.3~3.0,折光率为 1.48 ~1.62。其组成,同一区域比较一致,不同区域差异很大。虽然SiO2含量很高,但其成份含有多种金属元素,有微弱性。微玻璃陨石只在海洋沉积物中有发现。其大小大小从数毫米到约40微米以下。,与附近大陆上的玻璃陨石具有同样的年龄、组成和形状。
折叠编辑本段种类
玻璃陨石主要按年龄分类,而同一地区的玻璃陨石具有大体一致的年龄值。先前世界上玻璃陨石主要集中分布于 4个地区:
1区 。亚澳区:包括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东南亚、菲律宾、塔斯马尼亚等地及附近海域,年龄值约70万年。
2区 。捷克和斯洛伐克区:发现于波斯米亚和摩拉维亚,在摩拉维亚发现的称莫尔达维玻璃陨石,年龄值约 1450万年。
3区 。北美区:主要发现于美国得克萨斯州、佐治亚州等地,年龄值约3400万年 。
4区 。科特迪瓦区:包括科特迪瓦、加纳及其附近海域,年龄值约110万年。
但是,经过现在研究发现,在中国大陆许多地区发现大量相似玻璃陨石,特别是在山东青岛沿海,发现有玻璃陨石和某母石的陨落带,因此,关于陨石主要集中区不得不再加上一个区--中国区。
5区 。中国区:主要发现于中国山东,湖北,新疆,及有待发现的各地。年龄值约70万年。
折叠编辑本段成因
关于玻璃陨石的成因现已探明,它是某种石陨石高速陨落时融化后的产物。虽然如今大多数科学家认为是的陨石或彗星(核)撞击地球,使地球表面物质熔融,溅射到空中,冷却而成。但是直到目前为止,对澳亚区和北美区的玻璃陨石群,并未找到相应的陨石坑,因此地球熔融物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全世界的科学家并没有真正研究过中国区的玻璃陨石,所以,中国区的玻璃陨石做为一种新生的物品并没有引起科研界的重视。从全球范围来看,玻璃陨石代表了曾经发生在地球的许多次较大的陨石雨事件,也很有可能是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