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预防番茄叶霉病、番茄灰霉病识别与防治方法
-
≥ 1瓶¥35.00
怎么预防番茄叶霉病、番茄灰霉病识别与防治方法
番茄叶霉病和灰霉病是生产中常见的两种病害,除危害番茄外,还可危害茄子、辣椒、黄瓜、菜豆、瓠瓜等20多种作物。近期大部分地区会有阴雨天气,需要防治这两种高湿病害。
今天教大家识别防治叶霉病和灰霉病的小技巧。
相同点:都属于真菌性病害
1、发病条件:多雨、连续阴雨时发病较重。
2、发病部位:病害叶片发病时叶正、叶背均会产生霉层。
不同点:
1、危害部位:
叶霉病主要危害叶片,灰霉病主要危害果实,严重时也危害其他部位。
2、症状不同:
叶片危害症状不同:
番茄叶霉病叶片染病多从中、下部叶片开始,向上部叶片发展,并在叶片正面形成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淡黄色褪绿斑,边缘不明显,叶背面出现灰白色至黑褐色霉层,后期变成紫灰色或深灰色至黑色或黄褐色,严重时叶片干枯、卷曲。
番茄灰霉病叶片染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形成明显的“V”形斑,表面生灰色霉层,潮湿时病斑背面也产生灰色或灰绿色霉层,叶片逐渐枯死;
果实危害症状不同:
番茄叶霉病:果实发病时果蒂附近或果面上形成黑色圆形或不规则斑块,硬化凹陷,不能食用。
番茄灰霉病:果实染病青果发病重,由残花和花托处发病,向果实或果柄扩展。果皮变成灰白色水浸状,然后变软腐烂,烂果长灰色霉层,果实失水后产生僵果。
3、发病条件不同:叶霉病是高温高湿病害,灰霉病是低温高湿病害。
4、发病规律不同:
叶霉病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病,过于密植通风不良,湿度过大,发病严重。在温室、大棚环境,湿度高、光照差,有利于病害的发生。所以秋大棚比温室发病重,温室比露地发病重。
灰霉病在低温高湿、弱光下易于发病。花期是灰霉病侵染高峰期。病原菌从伤口、衰老的器官和花器侵入。番茄蘸花后不易脱落的花瓣、柱头是容易感病的部位,致使果实感病软腐。借气流传播和农事操作传带进行再侵染。大水漫灌又遇连阴天是诱发灰霉病的重要因素。密度过大,放风不及时,氮肥过量造成碱性土壤缺钙,生长衰弱时发病重。
番茄灰霉病和叶霉病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到是都属于真菌性病害,可采用相同管理措施和药剂防治方法。
药剂防治:抓住移栽前、开花期和果实膨大期三个时期的用药。
治疗方案;
《靓果安》70-100ml+《大蒜油》5-15ml+《沃丰素》25ml+有机硅兑水30斤连喷2-3次,3天喷施1次,病害严重时可连续用药,无残留,不影响有机标准,任何时期均可使用,安全性高。
预防方案:
《靓果安》30-50ml+《大蒜油》5-15ml +《沃丰素》25ml+有机硅兑水30斤,定期喷雾。
农业措施:
保护地棚室要高畦覆地膜栽培,地膜下渗浇小水。浇水时,则应在上午进行,且水量要小。有条件的可以考虑采用滴灌措施,节水控湿。加强通风透光,尤其是阴天除要注意控水。及时去除残花残叶和病害部位。注意不要在阴雨天气进行整枝打杈。清除集中烧毁和深埋病枝蔓。经验表明,只要叶片表面没有水膜,不仅仅是灰霉病、叶霉病,其他许多病害的发生机会均会大大降低。
中药制剂特点:
标本兼治,药肥双效(防病治病的同时能营养复壮株体),无抗药性,病害严重时可连续用药,无残留,不影响有机标准,任何时期均可使用,安全性高。
产品介绍:
《靓果安》——中(草)药制剂,杀菌广谱、传导良好、复壮树体,对提高叶片光合作用,增加叶、果蜡质层,减少日灼有良好作用。其用法为叶部喷雾,因为其具有安全性较高特性,可以在作物生长敏感时期、发病条件临近、病症加重初期适当高浓度使用。高浓度使用时防病治病、营养复壮效果显著提高,连续使用有累积效果。
《大蒜油》——高仿类硫醚化合物,真细菌通杀,内吸性强(与中药杀菌剂等复配实现药效优势互补),挥发气味(杀菌的有效成分)对空气中病菌孢子有直接杀灭作用,对鳞翅目等害虫有驱避作用。
《沃丰素》——内含氨基酸、腐植酸、多糖、微量元素锌、硼等,补充作物营养,提高光合速率,增强株体力,增加产量,改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