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东县567瓷器私下交易
-
面议
近年来,景德镇“567瓷”备受追捧,几乎打破“年代越久远越好”的收藏法则。尽管不过几十年的时间,却因为诞生在新中国陶瓷史上辉煌时代而身价连年攀升。底款是分辨古董瓷器真假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567瓷是后由国家兴办的瓷厂在50年代到90年代生产的瓷器,是那个年代中国乃至全球的高制瓷水准,成为时代绝响。近年来567瓷红色官窑瓷器拍卖价格不断攀升,很多古董商手上的567瓷出手价格接连翻倍,强大的市场需求催生了近两年的567瓷收藏热潮。
“567瓷”可以称作是新中国陶瓷上的历史文献,这一时间段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合作化时期、大跃进时期、“文革”时期等。因此,瓷器制作在造型、品种、题材和画工上都紧跟着历史进程,题材上多是表现当时特的社会面貌,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堪称当代“新官窑”。
恰巧“567瓷”的时代特点很容易打动现在的收藏群体,人民公社、大跃进等时期是现在很多中老年人都经历过的生活片段,落在陶瓷作品上的这些内容,很容易让他们产生一种怀旧的情绪,从而打动他们的收藏欲望。
567瓷器成交价格
近现代(1959年)王步 青花釉里红《高歌大庆》天圆地方瓶
成交价:RMB 11,270,000
尺寸:高48.5cm
1973年(癸丑年)
王锡良 庐山二景·颜色釉刻花粉彩双耳瓶
成交价:RMB 4,830,000
近代 涂菊青绘“迎亲人”大盘
成交价:552,000 RMB
尺寸:直径47.5cm
五六七瓷器具有收藏价值,这个问题要用历史的眼光去看。翻开历史,每当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剧烈变革的时候,也就是艺术创作激情澎湃、艺术灵感冲腾勃发的时候。这一阶段无论是造型设计,还是制作工艺都充满了雄浑的气势、激情的美感和的力道把握,这都是其后漫长和平时期里平淡艺术所无法比拟的,于是也就成为了相当一段历史时期里的艺术。
一、567瓷器的珍贵性、创造性
567时期,国营瓷厂汇聚了一大批陶瓷美术大师和文物研究修复,瓷器生产水平可以说是全国高。在他们的努力下,很多不亚于清三代瓷器品质的器物被生产出来,如的“7501”瓷瓷胎白度达到了90%,而古代官窑的高白度也只有80%。同时,567瓷器制作大师中的很多人经过的艺术培养,充分在瓷器制作上展现了自己的创造力、文化素质及美学修为。
二、567瓷器时代特色鲜明,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这一点不需多言大家也能理解。在整个生产过程中,567瓷器先后历经大跃进、文革、打倒等重大历史事件,这个时期的瓷器尤其在题材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特面貌。1972年开始,国营瓷厂又开始担任起烧制外销瓷的重任,又一批特色瓷器问世。
有人说“567”瓷器可以追溯到清代,我说不对,宋元明清都可以追溯到,但是追溯的含义是借鉴,而不是说元明清时期都有“567”的存在,从宋代的影青釉开始,景德镇瓷器初露锋芒,元青花的出现开始奠定其在中国瓷器中领风骚的地位,明清两代的御窑厂更是将其推向世界舞台。
“567”瓷器的设计,在那个时代是的,是高规格的,是有历史渊源的。从图案的设计的角度看,既有民末的老艺人、老作坊的参与,也有央美等参与,也有中国古瓷器的研究的参与,我们从清三代瓷器的回字纹、八宝图案、缠枝莲花纹、清代的墓碑的龙纹等都能在“567”瓷器中找到那种一脉相承的气息和设计感;从材料制备的角度,可谓煞费苦心啊,为的高岭土等材料从前都用于用瓷,如今用在了日用瓷的“567”瓷器上,釉色都取自矿石,研磨加工后烧制成色,绝非化学颜料,相关参考资料附于文末……
熟知“567”瓷器起源的人都知道,“567”的设计是以实用为主,兼具美观,瓷的服务对象是出口创汇以及少量国家招待外宾机构使用,中低档的一般用作内销瓷,可以这么说,“567”瓷完全抛弃了明清时代用瓷的奢侈和挥霍。
567瓷器鉴定
万寿无疆是存量很大的一个款式,但是的万寿无疆很少,可以说,市面所见的都不是万寿无疆。的万寿无疆盘至少满足5个条件:、没有表面磨损;第二、没有磕碰冲线;第三、绘画娴熟流畅;第四、填彩要匀称且富有立体感;第五、也是关键的一点是颜色要正。
事实上,无寿无疆既是“567”瓷器中经典的一个款式,也是比较有制作难度的一个款式。要求其中凹陷的纹路不被红色颜料填充,又要求凹陷的纹路四周被红色颜料填满。这就是所谓的填彩,即填入彩色颜料的功夫,在全凭毛笔绘画与小工具(忘了是啥了)辅助的条件下,要想做到填彩与绘画的和谐感,并不容易,根据往期文章里的反面案例,就可以知道,新的万寿无疆的填彩是多么恶俗!
颜色是“567”瓷器永恒的话题,这是矿物质颜料与化学颜料的斗争,也是567新老瓷器的鉴定核心区别所在。矿物质颜料经过30年,光泽柔和不刺眼,贼光褪去;反观化学颜料,处处透露着低廉、违背眼球观感的光泽。
读到这,很多人不懂,不明白,不明白什么是违背眼球的观感,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割开一个树干,其中的树干的花纹和颜色是鲜活的、自然的、柔和的;但是你使用喷漆,得到的树干的花纹、颜色是违背眼球观感的,它的光泽是直刺你的眼球的。 ——腊八粥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