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古籍《康熙字典》
-
≥ 20本¥0.00
《康熙字典》,是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学者奉清朝第4代皇帝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康熙字典》,在清朝康熙年间由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张玉书及经筵讲官、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陈廷敬担任主编,参考明代的《字汇》、《正字通》两书而写,是一套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的详细汉语字典,重印至今不辍。
该书的编撰工作始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历时六年,因此书名叫《康熙字典》。《康熙字典》总收四万七千零三十五字。此文字巨典自成书起,影响之大,流行之广,近300年无出其右者。是古代字书的集大成者,其影响之大唯《说文解字》可相提并论,以至后来的众多字词典都仿效以「典」命名字书。
字典采用部首分类法,按笔画排列单字,字典全书分为十二集,以十二地支标识,每集又分为上、中、下三卷,并按韵母、声调以及音节分类排列韵母表及其对应汉字,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
《康熙字典》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它是中国部以字典命名的工具书,为今天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历史上《康熙字典》曾经多次翻刻、翻印,出现的版本极多,发行量,而一些早期版本堪称珍贵的古籍文献,有着的收藏价值。
《康熙字典》之优点荦荦大端者有以下几方面:,收字多,以往所有字典,再次,它差不多将每字不同义项都列举出来,而且每一义项多引用初见于某古籍的例句,这些是本字典显著特色之一,无疑对读者助益颇大。
2015年,过云楼藏古籍善本一百七十九种,以2.16亿元的价格成交,创下了古籍类藏品的成交纪录,这或许令很多藏友记忆犹新。近年,古籍类藏品以稳健的价格表现,丰厚的历史价值,深厚的学术底蕴,逐渐吸引着藏家的眼球。时至今日,这个项目已经不容小觑,很多大型拍行纷纷开设古籍专场。古籍收藏成为市场中的一颗。
古籍收藏,历来是收藏界中品味较高的一个项目。不仅需要藏家具有欣赏、鉴别的能力,更需要藏家具备一定的学术修养。历来大学问家大多嗜好收藏古籍。
从古至今,能够留下来的藏品,很多源于地下,书籍是个例外,正是因爱而留、因善而藏、因藏而读,这些时代的载体和物证才得以流传至今,成为人类灵魂的至宝。对藏品这7本古本,留存不多、极为,再加上内容古本,纸墨考究、装帧大气、刊刻精美、勘校严谨,所以十分珍贵。
有类似的都可以咨询出手:/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