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周《青铜铭文方座簋》鉴赏
-
≥ 9999件¥9999.00
标签: 西周 方座青铜簋 铭文 珍美 收藏 分类: 铜器、玉器、杂项等
华丽精美方座簋 远古器皿王侯品
所谓“簋”者,乃盛放已熟的黍、稷、稻、粱等饭食的器具,相似现在的饭碗。其基本形制为敞口,圆腹,圈足,无耳或双耳。不同的时期又出现和流行过三耳簋、方簋、弇口簋、四耳簋、方座簋、三足簋等。簋是重要的礼器,在商周时代它同样是象征身份高低的指示物。据《礼记》记载和考古发现证明,簋是以偶数组合与奇数的列鼎配合使用,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二簋。
商代中期簋为这时期新出现的器类:一种口微敛,窄沿外折,深腹稍鼓、底近平,下承矮圈足;另一种,两侧有对称的兽首形双耳。
西周早期簋的变化比较大,数量增多,式样翻新。侈口鼓腹双耳的商代晚期簋继续流行,但兽耳多变化。成康以后,乳钉纹无耳簋消失。此时具特色的是高足簋、四耳簋、方座簋的出现。所谓方座簋,就是将簋体和方禁连铸在一起,武王时期的天亡簋、利簋都是这一形制的代表。西周中期簋有双耳簋、弇口簋、方座簋、盂形簋等许多型式。簋的耳式多样,弇口簋有贯耳、附耳和环耳,后段流行兽首衔环耳。
今日所赏,乃愚帐中所藏另一件西周时期的青铜簋。此簋,青铜质地,故曰青铜簋。其圆侈口,卷沿。四兽耳附长珥下垂,腹深,腹壁有弧,斜収至底部,而底则呈圆形,且与下面方座相连,成为另一种簋型——方座簋。
其中,圆形腰部饰类似兽面旋纹,簋身一圈饰一周的回形几何纹。圈足上饰四组螭龙纹,中有脊棱。兽面由两条对称的屈身夔龙组成,夔龙裂口,单角高耸拱背卷尾。兽耳与簋身分铸。簋身接四耳处,上下有突起的榫头,兽耳中空,正好与凸起榫头套合,铸接方法十分精巧。四兽耳长方形长珥下垂。兽耳上部之兽头作浮雕状虎首,两耳侧耸圆目,神态生动自然。兽耳下部,正中饰兽面纹,两侧有阴线勾勒的小鸟纹,垂珥两面有两道竖直向下的凹槽。四兽耳接簋身。其底座方形,兽形回旋纹。
此外,值得特别提及的是,本方座青铜簋,在上部圆形腰与圆底结合部,可见两边各有五字阴刻金文铭文,愚才疏学浅,尚未能全部辨识。此十个字的铭文,在青铜簋中乃为,可谓字字千金,其意表明此簋乃为王公之用器,等级较高。故而,因其铭文和精美品形,更加凸显本方座簋的珍贵程度矣。
实物图照显示,本“铭文方座簋”纹饰与铭文十分清晰深竣,华丽而不繁缛,器形完整,造型威严庄重,典雅大方,可谓品相上佳,精美异常,彰显特的远古神韵。其锈色锈痂更是自然纯真,紧实不糟,乃出土较早,涂蜡防护,自然天成之相昭然,伪作更难为之,故其乃开门见山之品,正可谓西周青铜器中的难得一件矣。
一番鉴赏,可下结论,本品乃西周精良铸工之美簋,毋容置疑而可做盖棺之论矣。
如此,亦不免有所感之。愚之所藏,乃小有所获。而藏界硕大,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不以些许己藏沾沾自喜,更不把自己当成神人,能通晓天下器物之品种和真伪。中国古代制器浩如烟海,当今伪作亦是林林总总,在收藏和鉴赏之路上,要学习和认识的东西太多,没见到过的事物更多。如果缺乏自知之明和谦虚谨慎的态度,以为自己有点藏识,有点专名,有点藏历,就到处充当大师高人,到处卖弄惹事,侮辱他人智商,这个的不真,那个的不实,却又还不见其放出半点儿真知烁见的分析论证出来。此种现象,不仅队伍常见,藏家队伍亦不少有,究其实质,都是太过看高自己对恢弘历史与辉煌成就的认知水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