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大图

陈永生教授—信之源特聘法律顾问

及时发货 交易保障 卖家承担邮费

商品详情

  陈永生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刑事诉讼法学、刑法学、证据法学、司法制度、刑事侦查学。应公检法机关、媒体、律师或当事人邀请,近年参与论证的代表性案例有:于欢故意伤害案、聂树斌强奸杀人案、陈国清等抢劫杀人案、山东张志奸案、辽宁袁诚家国家赔偿案、浙江金伟法受贿案、宁夏李金明等贩卖运输读 品案、云南阙荣涛等贩卖运输dupin案、云南融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涉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案、360不正当竞争案、湖南大唐天下C+商业模式合法性论证案、浙江永威股份融资案,等等。

  研究成果

  (一)著作:

  1、《侦查程序原理论》(41万字),获2002年度中流文教基金会与喜马拉雅研究发展基金会奖助,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刑事诉讼的宪政基础》(34万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刑事诉讼法关键词》(23万字),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二)译著

  《新西兰2011年刑事诉讼法》,载《各国刑事诉讼法(大洋洲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16年版。

  (三)论文(部分):

  1、《证据保管链制度研究》(约2.2万字),载《法学研究》2014年第5期。

  2、《我国刑事误判问题透视——以20起全国的刑事冤案为样本的分析》(约2.8万字),载《中国法学》2007年第3期,《法制资讯》2007年第8期转载,2009年获司法部“第三届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评奖”论文类三等奖。

  3、《司法经费与司法公正》(约2.5万字),载《中外法学》2009年第3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9年第4期转载,2011年获中国法学会“第三届中青年刑事诉讼法学科研成果评奖”论文类一等奖,2014年获中国法学会“第三届中国法学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

  4、《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突破的理论误区》(约3万字),载《政法论坛》2008年第4期,2009年获中国法学会“第二届中青年刑事诉讼法学科研成果评奖”论文类一等奖。

  5、《电子数据搜查、扣押的法律规制》(约2.5万字),载《现代法学》2014年第5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5年第1期转载。

  6、《论建立证据展示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约4千字),载《人民检察》2003年第8期,被评为《人民检察》2003年度论文二等奖。

  7、《中国内地与香港刑事管辖冲突及解决》(约8千字),载《山东法学》1998年第2期,人大法学复印资料《国际法学》1998年第4期转载,并获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第七届研究生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二等奖,98年“华增”科研奖学生类三等奖。

  8、《秘密监听之研究》(约9千字),获首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第八届研究生学术论文报告会二等奖,《诉讼法论丛》第5卷发表。

  9、《侦查体制比较研究》(约1.1万字),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获全国第四届中青年诉讼法学科研成果论文三等奖。

  10、《论侦查的期间限制与疑案处理》(约4千字),载《人民检察》2002年第12期,被评为《人民检察》2002年度论文一等奖。

  荣誉奖励:

  1、论文《司法经费与司法公正》(约2.5万字,载《中外法学》2009年第3期),2011年获中国法学会“第三届中青年刑事诉讼法学科研成果评奖”论文类一等奖。

  2、论文《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突破的理论误区》(约3万字,载《政法论坛》2008年第4期),2009年获中国法学会“第二届中青年刑事诉讼法学科研成果评奖”论文类一等奖。

  3、论文《司法经费与司法公正》(约2.5万字,载《中外法学》2009年第3期),2014年获中国法学会“第三届中国法学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

  4、论文《我国刑事误判问题透视——以20起全国的刑事冤案为样本的分析》(约2.8万字,载《中国法学》2007年第3期),2009年获司法部第三届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评奖三等奖。

  5、论文《排除合理怀疑及其在西方面临的挑战》(约1.8万字,载《中国法学》2003年第2期),2005年获中国法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诉讼法学科研成果评奖”论文类三等奖。

  6、2016年7月,被评为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7、2017年7月,被评为北京大学法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闫若铭同学撰写的毕业论文《刑事诉讼律师庭外言论规制问题研究》)。

  8、2017年7月,被评为北京大学法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要宪亮同学撰写的毕业论文《刑事再审理由的分解与重构——从冤案的纠正切入》)。

  9、2015年、2017年,获北大法学院中伦吴鹏学术奖励。

  10、2010、2011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北京大学技术岗位青年人才支持计划”支持人员。

  11、2014年,获北大法学院俊杰研究奖、洪积研究奖。

  12、2011年,获北京大学法学院茂元学术创新奖。

  13、2010年,获北京大学2010年度方正奖教金。

  14、2005年9月,被评为北京大学班主任。

  社会兼职:

  兼任中国案例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行为法学会侦查行为研究会理事、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法治前海研究基地学术委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结项评审、教育部学位中心博士论文评审、北京市人民法院咨询委员、清华大学证据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政法大学司法改革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实证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市警察学院兼职教授。

  2017年8月1日,正值建军节之际,信之源律师事务所成功举办法律顾问聘任仪式,陈永生教授签约信之源律师事务所,成为四大特聘法律顾问之一,信之源智囊团,为当事人提供坚实的后盾!

  信之源律所为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向当事人提供的法律服务,本所对案件复杂、社会影响较大、标的的案件,实行重大疑难案件讨论会,大限度的维护当事人的权益!

  信之源律师事务所根据需要进行集体讨论案件情况,邀请本所宫爱丽主任、黄长征主任等、其他律师或本所以外的、学者以及人士组成研讨小组,陈永生教授就是本所的特聘法律顾问之一,还有的隋彭生教授、谢安平教授、卫跃宁教授,四大法学院教授齐聚一堂,共同对案件进行集体讨论。

  信之源重大疑难案件案件讨论会程序:

  1、承办律师向研讨小组介绍案情,分析该案涉及的法律关系,各项证据运用情况,阐明适用法律;

  2、承办律师详细说明代理或辩护思路和策略;

  3、参加讨论的成员对案件展开讨论;

  4、对讨论意见进行归纳总结。

  除了有重大疑难案件团队外,信之源律所还有孙煜翔刑事律师团队、闫小芹房产律师团队、冯彩平婚姻律师团队等,代理案件会组织小型研讨会,就具体案件或其他法律问题进行研究,用的用心服务每一位当事人,大限度维护当事人的权益和尊严!

  北京市信之源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04年,14年专注法律诉讼业务,被司法局授予为“海淀区律师事务所”“北京律师事务所”,北京电视台《法制中国60'》合作律所。

下一条:苏州MS微软office办公软件园区电脑基础培训学校
北京市信之源律师事务所为你提供的“陈永生教授—信之源特聘法律顾问”详细介绍
北京市信之源律师事务所
主营:刑事案件,法律顾问服务,股权专项服务,重大疑难案件
联系卖家 进入商铺

陈永生教授信息

拨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