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广东省造光绪元宝银币铜样》珍赏
-
≥ 9999件¥9999.00
标签: 收藏 银币铜样 光绪元宝 广东省造 分类: 机制币
银币铜样广东造 凤毛麟角品
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广东省铸造了“广东省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背单龙” 机制银币。
该币面上圈为“广东省造”四字,内珠圈“光绪元宝”四字,下为“七钱二分”字样。背为广东省造英文和内镌祥云蟠龙图纹。此币作为广东省造之行用银币,有一定遗存量,其银币本身并非品种,与广东省造之“七二”、“七三”反版样币的价值不可相提并论。
然而,尽管其银币本身不算,然其铜样遗存至今却是凤毛麟角。曾见北京诚轩上拍“七二反版银币铜样”一枚,其估达一百至一百五十万元人民币。由此可见,铜样的度大大银币本身,而不管银币本身程度如何。
之前,愚曾展示过若干枚清代和民国时期的机制银币铜样专藏。今日,再择帐中所藏的这枚“广东省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银币铜样”上博,与众藏好分享。
展目可见,此铜样乃为鲜明的红铜质地,材质无疑(机制银币铜样材质必为红铜)。百余年来,其包浆纯老,在特定光照角度下,已然可见五彩绽放。铜色呈熟旧之感,自然天成,老态无掩。其币身,字口清晰,笔划圆凸,圈珠齿颗粒分明排列规则,边齿规范,深浅适度。背蟠龙纹模打较深,龙鳞片甲较为丰满分明,整个云龙纹饰凸起,顶面凸圆,线条清晰。一言以蔽之,此乃机制正模之样作矣。
观其铸体,直径40毫米,重26.37克。就其直径而言,比正铸银币略大1毫米,而重量则与银相当。其原因愚在之前的多篇银币铜样的博文中已经反复述及,即,此乃试机样币,为调试机器压力和磨合钢模之得。故此不再反复赘述。仅本枚铜样来看,其冲制压力较为均衡,其品质基本上已经接近正铸银币。
此类银币铜样,因其试样质量不一,多做回收,少量外流,遗存至今稀薄,很难看到。而本枚广东省造行用银币铜样,检索可感,亦不得再见另品,实可证其。而若今要仿作,则其熟老包浆盖难得之。而此枚铜样,则为民国老藏家所藏遗,愚能收入帐中藏品,也是幸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