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摄像头轨道交通型式试验
-
面议
IEC 61373 是关于机械设备在振动和冲击环境下的使用标准,适用于各种机械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在轨交行业中使用的设备。这个标准主要关注如何评估设备在振动环境下的性能和耐受性,以确保其在铁路运营环境中的稳定运行。在轨交行业,根据 IEC 61373 标准,主要测试以下几类产品的振动性能:
1. **车载设备**:
- 列车控制系统(如自动列车控制系统 ATC)、信号系统、车载通信系统。
- GPS 定位系统、列车诊断系统等。
- 车载显示屏、乘客信息系统、空调和通风系统等。
2. **轨道和基础设施**:
- 铁路线路维护设备、轨道监测系统。
- 隧道照明和通风系统、桥梁监控设备等。
3. **供电系统**:
- 高压电力传输设备、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电力监控和保护系统。
- 牵引供电设备、接触网系统等。
4. **车站设施**:
- 自动售检票系统(AFC)、安检设备。
- 车站信息显示系统、紧急通讯系统等。
5. **辅助设备**:
- 维护车辆、维修工具和设备。
- 防护设备、救援和疏散设施等。
在进行振动测试时,通常会遵循 IEC 61373 标准中的振动等级(例如 Grade 1 到 Grade 4),这些等级基于设备预期的工作环境和可靠性要求进行划分。测试会涉及振动的频率范围、振幅和持续时间,目的是评估设备在实际运行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振动条件下的稳定性和性。
测试流程一般包括振动台上的动态测试,模拟实际运行环境中的振动状况。测试结果需满足标准规定的性能指标,以确保设备在轨交环境中的安全可靠运行。
轨道交通产品外壳的防护等级主要由两个关键因素决定:防尘等级(IP代码的前两位数字)和防水等级(IP代码的后两位数字)。国际上通用的防护等级标准为 IP(Ingress Protection)等级,用于描述产品外壳对于固体异物进入(防尘)和液体侵入(防水)的防护能力。
### 具体产品需要测试防尘防水:
1. **电子设备**:如列车控制系统(ATC)、信号设备、车载信息系统、通信设备、电源管理设备等。这些设备经常暴露在多尘、潮湿的环境中,因此需要具有良好的防尘防水性能。
2. **机械部件**:如转向架、制动系统、牵引电机、传动装置、减速器、齿轮箱等。虽然这些部件主要是机械结构,但某些组件可能需要特殊的防尘防水保护,尤其是那些有可能与外部环境直接接触的部分。
3. **电缆和连接器**:轨道交通系统中大量使用各种电缆和连接器,它们需要具备足够的防尘防水能力,以防止灰尘进入引起短路或其他故障,以及防止雨水渗入导致电气问题。
4. **门和盖板**:轨道车辆的驾驶室门、行李仓门、设备柜门等,这些都直接暴露在外,需要有防尘防水设计,以保护内部设备不受外界环境影响。
5. **传感器和探测器**:轨道设备中的各种传感器(如速度传感器、接近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以及探测器(如火警探测器、烟雾探测器等)都需要具有良好的防尘防水能力,以确保在恶劣环境下仍能正常工作。
### 测试后判定:
在完成防尘防水测试后,通常依据国际标准(如 IEC 60529)进行评判。具体来说:
- **防尘等级**:通过模拟实验评估产品对外部固体颗粒(如尘埃、沙粒等)的阻挡能力。等级由“IP”后的两位数字表示,例如 IP6X 表示完全防止任何灰尘进入。
- **防水等级**:通过水压测试评估产品对液体的防护能力。等级同样由“IP”后的两位数字表示,例如 IP67 表示产品能在短时间内浸泡在一定深度的水中而不受影响。
测试后,根据测试结果与对应的标准要求进行对比,如果所有规定的防护等级均达到或超过标准要求,则认为该产品在防尘防水方面达到了相应的安全与性能标准。
《TB2917》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标准或者是一系列标准集合中的一部分,用来规定电气设备,特别是照明设备的环境可靠性测试要求。然而,《TB2917》并不被广泛认可为一个全球通用的标准,因此这里提供的信息是基于对通用环境可靠性测试标准的理解和一般性的行业实践,并非直接引用《TB2917》的具体条文。
车厢用灯作为电气设备之一,通常需要满足多项环境可靠性测试要求,以确保其在极端条件下依然能稳定、安全地运行。这些测试通常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温度循环测试**:验证灯具在高低温交替环境下的稳定性。这包括快速温变测试和长期恒温测试,旨在模拟从炎热夏季到寒冷冬季的气候变化。
2. **湿度和凝露测试**:考察灯具在高湿度环境下长时间运行的能力,以验证其防潮性能。
3. **盐雾测试**:用于评估灯具表面处理(如喷漆、镀层)的耐腐蚀性,尤其是在盐雾大气环境下。
4. **振动测试**:通过模拟运输过程中的震动,测试灯具的结构强度和内部元器件的稳定性。
5. **冲击测试**:模拟灯具在意外跌落或碰撞情况下的表现,评估其抗冲击能力。
6. **耐候性测试**:包括紫外线老化试验、日光加速老化试验等,评估灯具材料的耐候性,特别是户外使用的灯具。
7. **耐电压测试**:验证灯具的绝缘性能和对高压电击的防护能力。
8. **抗静电放电测试**:模拟静电产生的电磁脉冲效应,评估灯具对静电的抗扰性。
9. **辐射测试**:对于某些特定应用(如雷达或通讯设备集成的灯具),还需考虑辐射防护能力。
10. **跌落测试**:模拟灯具从特定高度跌落的情况,评估其结构完整性。
上述测试的具体参数(如温度、湿度、振动幅度、冲击力、电压等级等)将根据灯具的应用环境、预期寿命以及功能特性进行调整。不同的行业标准和法规可能会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在执行环境可靠性测试之前,应查阅新的标准文档和相关行业指导文件。
请记得,进行这些测试时,确保符合所有适用的安全法规和标准要求,包括但不限于EMC测试(电磁兼容性)、CE认证等。在进行任何测试之前,建议联系的测试机构或认证实验室,以获取详细的测试指导和程序。
《IEC 62433-4》是关于信息技术设备和系统中电磁兼容性(EMC)测试的标准的一部分,具体适用于对这类设备的抗扰度(EMC发射和抗扰度测试)评估。不过,您提及的《IEC 24338.4》似乎是一个可能的误读或特定于某个子领域的不常见标准名称,通常《IEC 62433》系列更多关注于信息技术设备和系统的EMC要求。因此,以下信息将基于《IEC 62433》系列的一般性内容进行解释,具体细节可能会随标准版本和应用领域有所不同。
### EMC主要测试的产品
《IEC 62433》系列标准主要针对的信息技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
- 计算机系统及其外围设备(如服务器、工作站、个人电脑)
- 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无线接入点)
- 数据存储设备(如硬盘驱动器、固态硬盘)
- 多媒体设备(如数字电视、音频播放器)
- 手持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
### 主要测试项目
1. **发射测试(Radiated Emissions)**:评估设备在正常使用时是否会产生超出允许范围的电磁能量,影响其他设备正常工作。测试包括:
- 频率范围内的发射功率测量(如无线频率、微波频率、甚低频)
- 辐射骚扰测试(包括连续波、脉冲波)
2. **抗扰度测试(Immunity Tests)**:评估设备在遭受电磁干扰时的鲁棒性。测试包括:
- 静电放电抗扰度(ESD)
- 快速脉冲群抗扰度(LPUF)
- 辐射抗扰度(RFR)
-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EFT/B)
- 浪涌抗扰度(Surge)
- 谐振抗扰度(RMS)
- 雷击浪涌抗扰度(LPS)
- 传导抗扰度(CISPR)
3. **组合测试(Combined Test)**:同时或交替进行发射和抗扰度测试,以模拟实际环境中的干扰状况。
4. **现场测试**:在真实的使用环境中进行EMC测试,以确认设备在实际条件下的表现。
5. **认证与标记**:通过EMC测试的设备需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认证体系进行认证,并贴上相应的标志(如CE标志、UL标志等),以证明其符合电磁兼容性要求。
请注意,具体的测试项目、方法和技术细节会随着标准的更新以及技术的发展而有所变化。在进行EMC测试前,建议参考新的国际标准文档,并考虑具体的设备类型和应用环境,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EN 50155:2017》与《EN 61373:2010》这两个标准分别关注的是轨道车辆上的电子产品(《EN 50155:2017》)及其对于振动和冲击的耐受性(《EN 61373:2010》)。以下是对这两个标准中关于振动和冲击测试的简要介绍:
### EN 50155:2017 对轨道车辆上电子产品的环境要求
《EN 50155:2017》是轨道车辆上电气设备的标准之一,它定义了这些设备在轨道交通环境中应满足的一系列技术要求,其中包括:
- **电气绝缘要求**:设备在各种电压下安全可靠地工作。
- **机械应力要求**:如振动、冲击等,确保设备能在轨道车辆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动态条件下保持稳定。
- **环境适应性**:包括温度、湿度、盐雾腐蚀等方面的测试要求。
- **电磁兼容性**:确保设备在电磁环境下正常工作,不干扰其他设备或受到外界干扰。
在《EN 50155:2017》中,关于振动和冲击的要求,主要体现在设备的抗振性和抗冲击性的测试上,以确保设备能够在轨道车辆运行过程中承受各种震动和冲击而不损坏或影响其功能。
### EN 61373:2010 对振动和冲击测试的详细规定
《EN 61373:2010》是针对电气设备的振动和冲击试验的国际标准。这个标准对电气设备的抗振性和抗冲击性提出了明确的测试要求和指导原则。具体包括:
- **振动测试**:包括随机振动、正弦振动、模拟运输振动等多种测试方式,测试设备在不同频率范围内的响应,确保设备能在轨道车辆运行中的振动环境中保持稳定。
- **冲击测试**:通过模拟运输过程中的碰撞和急停等事件,测试设备在受到突然冲击时的耐受性,确保设备在意外情况下不会失效或损坏。
### 总结
这两个标准的目的是确保轨道车辆上的电子设备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运行环境,尤其是应对振动和冲击的能力。通过符合这两个标准的测试和验证,可以确保设备在实际运行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进行具体测试时,应当参照标准的具体条款和测试方法,进行详细的测试计划和执行,确保设备达到要求的性能指标。此外,也可以借助的第三方测试实验室,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EN 50155:2017》与《GB/T 25119-2010》确实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旨在确保机车车辆电子装置的可靠性和适应性,尤其是在恶劣环境下的操作性能。然而,这两者在某些测试要求上存在细微差异,特别是针对低温、高温、湿热、耐压、辐射抗扰度等测试方面。下面是一些可能存在的差异概览:
### 低温测试
- **EN 50155:2017** 可能会要求电子装置在极端低温环境下(例如-40°C至-60°C)长时间工作,以确保其能够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维持正常功能。
- **GB/T 25119-2010** 在低温测试部分,可能也包含了类似的要求,但具体温度范围和测试时间可能会根据中国铁路的运营环境有所调整。
### 高温测试
- **EN 50155:2017** 或许会对电子装置在高温环境下(例如+55°C至+85°C)的性能提出要求,测试装置在高温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 **GB/T 25119-2010** 的高温测试要求也可能相似,但可能根据中国的环境特点和设备应用有所调整,比如更高的温度极限值或不同的测试持续时间。
### 湿热测试
- **EN 50155:2017** 可能规定了湿热环境下的测试,比如在相对湿度达到95%的情况下,电子装置在特定温度下连续工作一定时间,以评估其对湿气的敏感度和耐受性。
- **GB/T 25119-2010** 在湿热测试上,可能会有类似的要求,但细节如温度、湿度条件和持续时间可能会有所不同,以适应中国铁路的实际需求。
### 耐压测试
- **EN 50155:2017** 要求电子装置能够承受高压和电击,确保在各种电气压力下保持绝缘性和安全性。
- **GB/T 25119-2010** 的耐压测试要求可能也是为了确保装置的绝缘性能,但具体测试标准(如电压等级、测试频率等)可能会与中国铁路系统的特点相匹配。
### 辐射抗扰度测试
- **EN 50155:2017** 和 **GB/T 25119-2010** 都强调了设备对电磁环境的抗扰性,但辐射抗扰度测试的实施细节(如测试波形、频率范围、测试设备等)可能会根据国际标准和中国铁路的特殊要求有所不同。
总之,虽然《EN 50155:2017》和《GB/T 25119-2010》在确保电子装置适应恶劣环境和设备安全性方面有相似的目标,但具体测试条件、要求和方法可能会根据各自的标准体系和适用的具体应用场景有所不同。在实际应用中,制造商会根据产品类型、使用环境以及所遵循的标准来确定合适的测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