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季节鸡舍温度和通风控制
-
≥ 1件¥960.00
一.温度对鸡的影响
温度对鸡生产性能影响大,在育雏期,雏鸡的抵抗力较差,对温度的要求较高,而在育成期、产蛋期,适宜的温度是鸡只发挥正常生产性能的。若温度较高,则鸡的采食量下降,饲料转化率下降,肉鸡增重减慢,蛋鸡蛋重减轻,蛋壳质量下降,产蛋率下降,死淘上升直至大批热死鸡。而低温会使鸡的维持需要增多,生长缓慢,料蛋比和料肉比增高,冬季低温和鸡舍内温度波动过大,都会使鸡只抵抗力下降,产蛋下降,诱发鸡一群呼吸道疾病直至换羽停产,由此可见温度是导致家禽出现热应激,影响鸡群健康和性能发挥的首要环境因素。
1.高温对鸡的影响
鸡是恒温动物,通过产热和散热来维持体温恒定,在高密度集约化的饲养条件下,鸡的代谢产热随生长率增加而增加,而散热能力却没有提高。鸡只所需的适宜温度随鸡龄不同而有所变化,雏鸡在前几周对温度的要求极严格,不管是采取保温伞局部采暖还是用整栋鸡舍供暖,雏鸡所在区域的温度得到。对于产蛋鸡,适宜的温度是18℃~23℃,在适宜温度下,产蛋鸡表现为饲料利用率高,抗病力强,产蛋率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鸡处于适温区或低于这一范围时,主要通过非蒸发形式散热,当在高温条件下,非蒸发散热的作用己大大减弱,由于鸡有羽毛覆盖和缺乏汗腺的限制,鸡只降低体温的方式是通过呼吸蒸发散热将热量带走,然而提高呼吸频率本身就是进一步增加产热,所以只能起部分散热作用。
2.低温对鸡的影响
低温会增加鸡的维持需要,使肉鸡料肉比增加,种鸡产蛋率下降,鸡只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冬季鸡舍温度过低时,为了保持温良而没有保障所需要的通风,会引起温度与通风管理失衡,造成冬季鸡舍内氨气等有害气体浓度增加环境恶化,鸡舍内温差较大时,特别是当外界温度骤变的情况下,供暖或通风没有很好的配合,鸡舍内温度波动过大,温度突然降低时就会造成冷应激,在生产性能下降的同时还会引发鸡群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3.风冷效应的应用
在空气流动的情况下,鸡只感觉到的温度与实际温度是不同的,有时感受到的有效温度与测量舍温甚至相差很大,风速越大鸡只感觉就越凉爽,这就是风冷效应。经试验测定,在高温环境中,气流有利于形成对流散热,当气温在24℃~33℃,相对湿度47%~62%的气候条件下,风速由1.1米/秒提高到1.6米/秒时,产蛋率可有一定提高。在无风或低风速时(>0.3米/秒),鸡的体感温度等于环境温度,当风速>0.5米/秒时,鸡的体感温度会相应下降。因此夏季水帘降温期间应充分利用风冷效应,而冬季就应尽量减少风冷效应。
二.不同季节的温度和通风控制
1.夏季不同湿度情况下的降温效果
在夏季除加强鸡舍的通风外,采取其它防暑降温措施。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解决鸡舍防暑降温的方法有多种措施,均有一定的防暑降温效果,但实践证明水帘蒸发降温是夏季控制鸡舍温度行之有效的办法。
从表1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在外界相同湿度的情况下,温度越高经过水帘降温后降温的幅度越大。在高湿的情况下无论外界温度如何,降温的效果都是有限的。在湿度为80%的情况下外界温度为40.5℃时可降温2.7℃,外界温度为26.5℃时降温幅度为2.o℃,在低湿的情况下无论外界温度如何,降温的效果都是很明显的,当湿度为30%的情况下外界温度为40.5℃时可降温14.2℃,外界温度为26.5℃时降温幅度为9qC,所以外界相对湿度是水帘降温效果的制约条件,外界湿度越低降温效果就越明显。
2.冬季的小通风设置
冬季鸡舍在注意保温的同时,为鸡舍内正常的环境条件,在舍温低于设定温度的情况下也不能完全关闭排风,而应使用有定时器控制下的鸡舍小通风,但使用小化通风应满足以下四个必要条件。封闭、保温、没有空气泄漏的鸡舍;舍外冷空气不能直接吹到鸡体;按鸡群日龄确定正确的通风率;由一个五分钟定时器控制通风的开关,或者由一个不长于五分钟的控制器控制一个完整的开关周期,精度在1分钟以内。
在冬季鸡舍温度统计数据中,10分钟循环的舍内温度明显要3分钟的循环,但如果一个循环周期过长,则舍内温度波动会比较大,如果循环周期太短,温度波动虽然变小,但在一个周期中舍内空气循环较差,舍内空气质量不好,经过对3、5、10分钟三种不同设定循环周期进行对比,综合以上两点考虑,5分钟的循环周期能提供良好的空气质量及温度的一致性。
3.春秋季的通风设置
一个良好的环境控制鸡舍的设计,应该能够满足不同季节鸡舍环境控制的需要,通风系统的设定及控制在不同季节应使用不同的模式。夏季炎热季节使用水帘降温的纵向通风,舍内得到了很好的降温。冬季为适当的通风和鸡舍内温度的均匀,应采用横向通风模式和“小化”通风。春秋季节外界气温变化较大,昼夜温差较大。这样当白天外界温度较高的情况下,为使舍内空气清新,需要在温度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加大鸡舍的排风,进行充足的气体交换排出废气、湿气、灰尘等,这就需要运行纵向通风系统。当夜晚温度下降后,如果继续使用纵向通风系统,由于排风量过大就会造成进风口处温度过低,导致鸡舍整体温度偏低,舍内温度不均匀,给鸡只健康造成危害,此时就需要运行横向通风系统。为更好的适应春秋季节外界温度的变化,春秋季节要求纵向和横向通风的模式应该是能够相互转换,采用混合的通风模式。
春秋季节昼夜温度变化比较大,应根据外界温度的变化随时转换通风模式,采用混合通风模式。当温度低于一定温度的情况下,关闭水帘处进风口和远端排风扇,打开侧墙进风口和鸡舍侧面的排风扇,使用横向通风,当温度上升到一定温度时,关闭侧墙进风口和侧墙风扇,打开水帘处的进风口和远端排风扇,使用纵向通风。水帘处进风口、侧墙进风口打开的大小、运行风扇的个数都可以随时调整,为了更及时准确地实行转换和调节进风口的大小及排风扇的开启数目,应使用电脑进行自动转换控制。虽然在人工正确的转换使用下也会取得较理想的效果,但在实际操作中如果人工控制转换不及时或使用不当将给鸡舍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
三.环境改善的经济分析
随着养鸡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饲养规模变得越来越大,养鸡己进入微利阶段,竞争不断加剧,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每只鸡的单位效益已很小,这就要求我们在管理上精益求精。
目前大部分疾病都与鸡舍环境控制密切相关,也就是说鸡舍环境控制在控制鸡群疾病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环境控制的鸡舍周平均死淘可以比常规鸡舍大幅下降,加强环境控制使鸡群的总体死淘明显降低的同时,更减少了环境病的发病率。在炎热季节环境控制鸡舍内饲养的鸡群产蛋率和孵化率的下降基本正常,死淘率也基本正常,而常规鸡舍内饲养的鸡群因受到热应激,死淘率明显上升,产蛋、孵化率下降也加快。鸡舍环境差,鸡群疾病难以控制,就避免不了发病,增加治疗费用,若为鸡群提供一个良好、舒适的环境,发病机会就会明显减少,鸡舍环境的改善很好的了鸡群的健康,同时大大降低用药成本。
种鸡通过环境改进不但死淘率会有所降低,更主要的是在降低死淘率的同时通过提高育成期种鸡良好的均匀度和体况为产蛋期的性能发挥打好基础,在产蛋期显著提高了每只入舍母鸡的累计种蛋和健雏的生产。对于商品肉鸡,除提高成活率外,还使料肉比降低,同时增重提高,通过加强环境控制对肉鸡生产性能几个方面的提高都是非常显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