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马棘种子如何储存
-
面议
马棘(Indigofera pseudotinctoria)是蔷薇目、豆科半灌木植物,马棘是2003年从国外引进的马棘品种资源中筛选驯化出的一个矮生新品系,经过近四年的引种驯化表现出了矮生、抗旱、观赏价值高等特点。 马棘较多花木蓝植株矮,并且株高整齐一致,植株高0.8-1.0米,羽状复叶,小叶7-11,椭圆形,总状花序腋生,花冠淡红色或紫红色,荚果园柱形,种子园形,千粒重4.5~5.0克。在湖北地区栽培,4月底5月初始花,一直开到8月底,无限花序,6月初前开的花,大多不能正常结实,或结实后脱落。8-9月结荚,11月下旬种子成熟。
繁殖方法
播种
播种繁殖时,先将马棘种子用热水浸种,浸种始温70-80℃,种子与热水的比例为1:2,并不断搅拌直到冷却。然后用清水冲洗2遍,以去除种子中的杂质。再将冲洗后的种子置于凉水中(种子与水的比例为1:2)浸泡12小时,以使种子充分吸收水分。浸种结束后捞起种子,将水滤掉,再将种子置于阴凉处,3天后准备播种。于每年4-6月和9-10月进行春秋两季种植,播种前进行耕地起垄,垄宽40-50厘米、高35厘米,并开深沟,垄间距30厘米。每667平方米施羊粪或其他有机肥1500千克作基肥,同时在垄表面浇水,以备播种。将经催芽处理过的马棘种子均匀地撤在浇过水的垄面,然后在种子上覆盖1-2厘米厚的薄土并用脚踩实,每667平方米用种量为2千克(没有浸泡的干种)。
扦插
于3月中旬至4月中旬进行扦插繁殖,选取一年生的枝条切割成长15厘米左右的小段,扦插于育苗盘或育苗基地中,浇适量水,3周左右即能生根、展叶。
马棘的主要价值分析:
1、作为绿化:马棘的适用性比较强,覆盖面积也比较广,枝叶生长的比较旺盛,根系发达,是绿化护坡、防止水土流失的优良树种。
2、作为饲草:马棘作为饲料适口性比较好,粗蛋白、粗脂肪及微量元素含量很高,营养接近于紫花苜蓿。牛、羊等食草性动物及鸡、鸭等青饲料,在收割之后很快就能萌发大量嫩枝叶,在夏秋旺盛生长期可收割储备作为冬季短缺饲料供用。
3、作为药用:马棘全株都可以入药,味苦而涩,性质平和,能起到清热和消肿的作用,它还是是感冒咳嗽的常用药,药物作用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