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高延性混凝土厂家-提高砌体墙的开裂荷载-高延性混凝土
-
¥880.00
加固效果显著
高延性高延性混凝土加固砌体结构的振动台试验(模拟地震)结果表明:采用高延性高延性混凝土单面(面层厚度10mm)加固受损砌体结构,结构在9度罕遇地震下基本无损坏,未产生明显可见裂缝。
1)二层临街商铺砌体结构
2)高延性高延性混凝土加固受损砌体结构
高延性高延性混凝土单面(10mm)加固
9度罕遇地震下未产生裂缝
传统加固方式
基础开挖→绑钢筋→打孔→对穿钢筋→支模→浇高延性混凝土(压抹砂浆)
高延性高延性混凝土加固不需要钢筋仅需压抹10-20mm厚高延性高延性混凝土
「四大优势」
为规范高延性混凝土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工程质量,做到技术、安全可靠、
经济合理,制订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高延性混凝土的原材料控制、性能要求、配合比设计,以及采用高延性
混凝土加固房屋建筑和一般构筑物的砌体结构和混凝土构件设计、施工和质量验收。其他行
业工程的加固可参照使用。
1.0.3 高延性混凝土适用的环境温度不宜超过 90°C。采用高延性混凝土加固后构件的耐火
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的有关规定。
1.0.4 高延性混凝土的加固设计及应用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
定。
在原结构构件表面增设一定厚度的高延性混凝土,提高结构整体性、结构构件承载力和
抗震能力的加固方法。
2.1.12 配筋高延性混凝土面层加固 structure member strengthening with reinforced high
ductile concrete layer
在原结构构件表面增设一定厚度的配筋高延性混凝土,提高结构整体性、结构构件承载
力和抗震能力的加固方法
加固后结构的安全等级,应根据结构破坏后果的严重性、结构的重要性和加固设计
使用年限,由委托方和设计方按实际情况共同商定。
3 高延性混凝土加固砌体结构和加固混凝土构件的设计,应综合考虑其技术经济效果,
避免不必要的拆除和更换。
4 对加固过程中可能出现倾斜、失稳、过大变形或坍塌的结构,应在加固设计文件中
提出相应的临时性安全措施,并明确要求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
5 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改变加固后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
高延性混凝土采用合成纤维作为增韧材料,合成纤维应为单丝纤维或粗纤维。纤维不
应对人体、生物和环境造成危害,涉及与生产、使用有关的安全与环保问题,应符合我国相
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4.1.2 制备高延性混凝土所用合成纤维的规格宜符合表 4.1.2 的规定。
表 4.1.2 合成纤维的规格
外 形 公称长度(mm) 当量直径(μm)
单丝纤维 4~15 12~50
粗纤维 15~60 >100
4.1.3 合成纤维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 4.1.3 的规定
高延性混凝土拌合物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不得离析、泌水,纤维不得聚团,并应满
足设计和施工要求。
5.1.2 高延性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溶性氯离子大含量应符合表 5.1.2 的规定,拌合物中水溶性
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方法宜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检测技术规程》JGJ/T 322
的规定。
表 5.1.2 高延性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溶性氯离子大含量
环境条件
水溶性氯离子大含量(胶凝材料的质量百分比,%)
配筋高延性混凝土 配预应力筋
的高延性混凝土
不配筋
的高延性混凝土
干燥环境 0.30
0.06 1.00
潮湿但不含氯离子的环境 0.20
潮湿且含有氯离子的环境、盐渍土环境 0.10
除冰盐等侵蚀性物质的腐蚀环境 0.06
5.1.3 本章的性能要求适用于纤维体积掺量为 0.5%~2.0%的高延性混凝土。
高延性混凝土的配制抗折强度、等效弯曲强度和等效弯曲韧性除应符合本规程 5.2.1
条相关规定外,尚应符合设计要求。
6.3.6 高延性混凝土配合比试配、调整时,试配的高延性混凝土试件的测试龄期宜取 3d,
终以 60d 龄期的配制强度为准。
6.3.7 高延性混凝土设计配合比确定后,应进行生产适应性验证。
高延性混凝土的制备
7.1.1 高延性混凝土应采用干混料(骨料、水泥、矿物掺合料等)预拌方式制备,宜采用后
加法加入纤维。原材料计量宜采用电子计量仪器,使用前应确认其检定合格。每盘高延性混
凝土原料计量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7.1.1 的规定。
表 7.1.1 原料计量的允许偏差
原材料种类 计量允许偏差
(按质量计) 原材料种类 计量允许偏差
(按质量计)
纤维 ±1% 骨料 ±2%
水泥和矿物掺和料 ±2% 拌合用水 ±1%
外加剂 ±1% — —
7.1.2 高延性混凝土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搅拌机转速不宜小于 45r/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