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携手北京鉴古堂一探元青花的神秘与精彩
-
≥ 888888件¥66666.00
如今世人对元青花的钟爱,导致景德镇元青花仿品销量大升。景德镇对仿制元青花的热情也与日俱增,各种元青花的仿制品不断问世,并由当初的低档产品逐步向仿品发展。
元青花新老特征对比:
1:元代青花瓷的胎质重而坚,器壁较厚,大器较多。由于含杂质多,胎里大多有铁褐色小点。胎是用高岭麻苍土做的。高岭麻苍土的特点是白而不细,因为当时粉碎的条件有限,工艺有限,所以可以见到很多气孔。现在的胎是非常细的没有气孔。过去老的胎泥,是有经过陈腐的过程,有机物经过陈腐会发生变化。所以它的胎有细腻的感觉,现在做的胎没有陈腐显得很干。现代机械加工出来的制瓷原料的可塑性,一般不如元代手工制备的原料。现代景德镇流行的陶瓷成型工艺说法是:三分拉坯,七分修坯。因此元代器物的口沿和脖颈都线条流畅,外型圆润,不落刀痕。现代仿品的拉坯拉得很厚,不但要修上半部,甚至还要修内壁,因此,线条生硬,规整有余,刀痕累累。
2:老的元青花,都是用柴木窑烧的,而现在大多仿品都是用气窑烧的,这两种工艺不同,釉质的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也有所不同。
0383 元 青花云龙纹大罐
成交价
HKD 1
3:青花发色有浓艳、淡雅、青灰三种。浓艳是用进口苏泥勃青料,淡雅是进口料与国产料混合使用。相当部分的青花烧成后有黑色斑点、且较深。至正型的元青花用的都是进口的苏麻离青料,而苏麻离青料有一个特点,就是高铁低锰,青花深沉蓝中带点紫色,青中微微地泛绿。而现代绝大多数仿品,都只是在国产青花产中简单地加入氧化铁粉,在高温的作用下,这些氧化铁会迅速浮到釉子表面形成结晶。在显微镜下观察多呈矿渣状斑点。
4:元青花大多为宽而较矮的圈足。一般器底、器内盖内不施釉,但大多数器内和器底见有釉斑。元青花的罐瓶类的胎体多数是四段三接。也有五段四接的。接口分别在底部、腹部、颈部。
5:元代器物多采用手工拉坯或脱坯成型工艺,在瓶、罐等器物内壁往往会流下明显的指纹和旋纹,如果在器物的内壁没有发现指纹和旋纹就是采用现代注浆成型工艺生产的低档仿品。还有凡是了解景德镇陶瓷制作工艺的人都知道,修坯用的刀具有两类,一类叫“条刀”,是用来修整器物内壁的;一类叫“板刀”,是用来修整器物外壁和足圈的。“板刀”的出现至少已有二千多年以上的历史了,而“条刀”仅仅是在清代康熙年间才有的。
6:瓷器釉面的平整度与施釉方法有直接关系。由于元代青花瓷器是采用蘸釉、浇釉和刷釉工艺,所以看上去釉质丰满肥厚,但平整度欠缺。
7:元青花纹饰繁密,层次较多,通常说是“满画”,七至九层纹饰为常见,有时多达十几层。绘画文饰佛教、道教文饰和民族历史故事。均是传统的中国传统纹饰。至正型元青花大器的绘画工艺和艺术风格不仅,而且后人难及其项背。大气、豪放、潇洒、飘逸,显示了画师们非凡的功力。
元青花因传世少,因而身价很高,故市场上历来赝品满地。看假容易看真难。看假,只要抓住一条就可以作出明确结论;看真却要谨小慎微,面面俱到,尽量抓住每一个细节。
元青花的釉面先后有三种:
一、影青釉又称青白釉,在元代早中期青花上使用,用国产青料。
二、白釉从14世纪中的国艺年间开始使用,用进口青料。釉面白中泛青,釉色莹润透亮,光洁滋润,积釉处显鸭蛋青色,釉色亮度时常会有闪动感,圈釉面显出淡淡的水绿色。具有恰到好处的透明度、光亮度和色泽,能更好地衬托青花的表现力。
三、卵白釉元末青花上开始使用,釉层乳浊,用国产青料,多小型器,以高杯、碗、钵、小罐类居多,这些器物的外圈往往留下浸釉时手抓留下的指痕。
元青花瓷器是中国瓷器史上的之作。自元代青花瓷产生的那一刻起,便以其特的魅力中国,海外,成为中国陶瓷生产与出口的商品。元青花瓷器是中国陶瓷艺术的瑰宝,它明快雅丽的绘画图案,丰富多彩的器物种类,气度恢弘而又精美的造型和科学复杂的装烧工艺,为历代研究者、收藏家和欣赏者所赞誉称绝。而且,由于其特殊的发现、流传渠道,元青花瓷在世界瓷器史上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20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得的元青花“鬼谷下山图”大罐(高27.5厘米),以1568.8万英镑(约合2.1亿港元)的天价成交,这个价格不仅使“鬼谷下山图”大罐稳居中国瓷器宝座,更成为中国文物的世界新纪录。总览中国瓷器的发展史,元青花无疑是其中的一个亮点。元代除了一些品格清淡的小件瓷外,那些多数收藏在伊朗、土耳其博物馆的国艺期元青花大器却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与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大相径庭,实在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人们把青花瓷比作瓷器舞台的青衣,素雅高洁、蓝色纯净。蓝色的花纹与洁白的胎体交相映衬,宛若一幅传统的水墨画。从缠枝牡丹、龙凤麒麟,到“萧何月下追韩信”、“昭君出塞”……元青花可谓无所不画。元青花瓷器的问世不仅在华夏文化艺术史上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也是近年来海内外收藏界为之兴奋和关注的焦点。
怎么去辨别元青花龙纹大罐的真伪
罐类:大罐,包括高形、矮形、八棱形3种,连盖通常可高达60厘米以上。小罐,包括敛口四系方形、撇口双系瓜棱形、唇口双系鼓腹式、唇口溜肩圆腹双系式等,体高一般为7~8厘米;还有鼓式盖罐。八棱器为元时创新品种。瓶类:有梅瓶、玉壶春瓶、蒜头瓶、兽耳瓶、戟耳瓶,另有富时代特色的四系扁瓶及塔式盖瓶等,其中以梅瓶、玉壶春瓶多见。梅瓶附盖,盖内有一管状子口,与瓶口牢牢套住。壶类:见于著录的主要有3种,分别是凤流壶、梨式壶、执壶,均制作精巧。碗类:大致分两种,一种为高碗(有敞口、敛口),一种为大碗,口径达40厘米以上。高杯体形较小,高仅为10厘米左右,又有靶杯之称。大碗口径一般都在30厘米以上。盘类:有大盘(口径45厘米以上)、中盘(口径一般为30厘米左右)、小盘(口径15厘米左右)。折沿花口形多见。此外,还有鼎、水盂、香炉、观音等,其中以高杯、玉壶春瓶、罐、梅瓶和大盘五种造型为多。
团队优势:
我们公司坚持学术与市场相团结的原则,所约请的市场型均从事文物研究、市场动态三十年以上,对市场的行情有着自己奇异的看法及准确的定位,获得业内藏友的好评。
我们公司的调研部常驻西安、香港、东京,等地。对于国内外以致整个亚洲的艺术品市场都有通透的掌握,对市场行情有准确分析陈诉,以供我们对藏品的市场行情的掌握。
公司不定期举行讲座、展销会、推荐会、竞买会沙龙等面扑面向买家推荐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