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1公分乌桕小苗基地
-
面议
乌桕(拉丁学名:Sapium sebiferum (L.) Roxb.,又名:腊子树),大戟科乌桕属落叶乔木。其为中国特有经济树种,已有14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主要分布于中国黄河以南各省区,现日本、越南、印度以及欧洲、美洲和非洲亦有栽培。
花单性,雌雄同株,聚集成顶生、长6-12厘米的总状花序,雌花通常生于花序轴下部或罕有在雌花下部亦有少数雄花着生,雄花生于花序轴上部或有时整个花序全为雄花。雄花:花梗纤细,长1-3毫米,向上渐粗;苞片阔卵形,长和宽近相等约2毫米,略尖,基部两侧各具一近肾形的腺体,每一苞片内具10-15朵花;小苞片3,不等大,边缘撕裂状;花萼杯状,3浅裂,裂片钝,具不规则的细齿;雄蕊2枚,罕有3枚,伸出于花萼之外,花丝分离,与球状花药近等长。雌花:花梗粗壮,长3-3.5毫米;苞片深3裂,裂片渐尖,基部两侧的腺体与雄花的相同,每一苞片内仅1朵雌花,间有1雌花和数雄花同聚生于苞腋内;花萼3深裂,裂片卵形至卵头披针形,短尖至渐尖;子房卵球形,平滑,3室,花柱3,基部合生,柱头外卷。
蒴果梨状球形,成熟时黑色,直径1-1.5厘米。具3种子,分果丬脱落后而中轴宿存;种子扁球形,黑色,长约8毫米,宽6-7毫米,外被白色、蜡质的假种皮。花期4-8月。
生于旷野、塘边或疏林中。
喜光树种,对光照、温度均有一定的要求,在年平均温度15℃以上,年降雨量在750毫米以上地区均可栽植。在海拔500米以下当阳的缓坡或石灰岩山地生长良好。
能耐间歇或短期水淹,对土壤适应性较强,红壤、紫色土、黄壤、棕壤及冲积土均能生长,中性、微酸性和钙质土都能适应,在含盐量为0.3%以下的盐碱土也能生长良好。
深根性,侧根发达,抗风、抗毒气(氟化氢),生长快,栽后一般3-4年开花结实,嫁接可提前1-2年开花结实,10年以后进入盛果期,可延续至50年。经济寿命在70年左右。
管理
间苗:待苗高达5~8cm时,开始次间苗,按10~15cm间距留苗,去劣留优。当苗高达20cm左右时,结合除草进行第二次间苗,使苗的株行距约为20cm x30cm,每亩保留大苗壮苗7000株。适度密植有利于干形培养和高生长。
追肥及锄草:第二次间苗结束后,即可对苗木追肥,4~7月间利用雨前或雨中追施4次尿素,分别为5kg/667平方米、7.5kg/667平方米、10kg/667平方米、15kg/667平方米。适时锄草,本着除草要“除小、除了”的原则,保持苗床无草、土疏松、沟沥水。
乌桕是我国南方重要的工业油料树种。种子外被之蜡质称为“桕蜡”,可提制“皮油”,供制香皂、蜡纸、蜡烛等;种仁榨取的油称“桕油”或“青油”,供油漆、油墨等用。此外木材白色,坚硬,不翘不裂,纹理细致,可作车辆、家具和雕刻等用材。叶为黑色染料,可染衣物。根皮治毒蛇咬伤。白色之蜡质层(假种皮)溶解后可制肥皂、蜡烛;种子油适于涂料,可涂油纸、油伞等。
乌桕树速生性非常好,一般种植10年左右,胸径就可达10公分,而且树干通直(密植做为用材林时),出材率较高。乌桕的木材细腻结实,老树芯材呈微黄色,不裂不翘,质地细腻,可广泛用于建材、板材、家具、雕刻、模具等,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用材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