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出售琉璃瓦价格
-
面议
元朝的宫殿大量使用的是绿色琉璃,元朝王实甫的《西厢记》本里就有“梵王宫殿月轮高,碧琉璃瑞烟笼罩”的曲词。到了明清时代,对于建筑使用的琉璃色彩有了更严格的要求。天安门城楼大殿的屋顶上覆盖的是封建时代品级高的金黄色的琉璃瓦和琉璃构件。明、清两代生产琉璃瓦,无论数量或质量都超过以往,有黄色、青色、绿色、蓝色、黑色及白色等各种釉色。清代以后,琉璃瓦的色彩更多,又增加了桃红、孔雀蓝、葡萄紫等华丽的釉色。其中黄色琉璃瓦仅用于宫殿、陵寝和神圣的祠庙。
琉璃瓦可选用大青、二青、缸土、碱土、紫砂,木节等软硬质原料及废匣钵粉、瓷粉等原料。另外,也可用部分采用煤矸石、煤研灰等矿物废渣、工业副产品来降低生产成本,也获得满意效果。
用的是当地的两种紫砂原料,将其置换白坯料中的青土成分而配成。
传统琉璃瓦用生铅釉以铅丹作助熔剂,主要着色剂是铁、铜、锰、钴等金属氧化物,属于pbo-SiO2二元系统,约在850℃—1000℃温度中烧成。生铅釉随色剂含量多少,直接影响釉色深浅变化,可获得层次丰富的色彩。
西式琉璃瓦用釉为熔块釉,熔块釉有较大的烧成温度范围和色釉选择余地。配制熔块要选用的化工原料(硼砂、碱面、铅丹等)应为工业纯,着色剂的纯度要高。熔块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釉面质量,应重视烧制的各个环节,提高熔块的质量,好的熔块应是透明的玻璃质。
我国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在建筑上使用琉璃瓦件作为装饰物,到元代时皇宫建筑大规模使用琉璃瓦,明代十三陵与九龙壁都是琉璃瓦建筑史上的杰作。从传统琉璃瓦演变发展而来的西式琉璃瓦先在日本和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一些国家得到应用,它将筒瓦、板瓦型制合二为一,结构合理,挂装简便,在现代建筑上广泛应用。
铺瓦一般使用湿浆铺贴,以板瓦、垌瓦与屋面的粘合面大及更牢固。屋面坡度45°以下的铺贴瓦,檐口到屋脊距离5米以内,屋面檐口的滴水、勾头用铜线捆牢即可,5米以上的屋面可在瓦面的中部适当用铜线捆牢部份底瓦及垌瓦,垌瓦在安装时每2至3米长度以及脊瓦每隔5至10米须预留一条5至8mm宽膨胀缝,以防受热膨胀而挤压损坏。
铺底瓦从檐口开坑,底瓦每块间隔约260mm宽,瓦底铺水泥砂浆,叠瓦釉面见光100-120mm,从檐口往脊顶方向排列。铺盖瓦从檐口两坑底瓦的顶部块先铺花边,并用铜丝挂牢钉在水泥中固定,花边的后部往脊顶方向铺贴盖瓦,每块间隔约100-120mm,底铺水泥砂浆。底瓦、盖瓦铺贴到脊顶时,垂直面用盾瓦收口。
琉璃瓦主要成分是粘土,粘性非常强,琉璃瓦制作工序:经过练泥,制坯,再涂釉,经过十几道工序,然后再高温烧制而成。具有强度高、平整度好,吸水率低、抗折、抗冻、耐酸、耐碱、褪色等显著特点。广泛适用于厂房,住宅、宾馆、别墅等工业和民用建筑。釉料有多种颜色,色泽明快,颜色有黄、绿、蓝、紫、黑、白、红等等。
古建筑多半采用五颜六色的琉璃瓦,它的烧制工艺与普通瓦不一样,是一种彩色釉质异形瓦。上面有一层釉质,细腻光亮,屋檐的琉璃瓦为彩釉圆筒形。如果去寻幽探古,老建筑上特别是寺庙还可见其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