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音郭楞回收苯丙乳液有多少要多少
-
¥10000.00
为贯彻落实《2020年浙江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工作要点》(浙发改能源〔2020〕212号)文件精神,根据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关于在宁波泛梅山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建设示范区开展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浙发改办能源函〔2020〕10号),浙江省能源局联合省发改委、省能监办,在充分调研宁波泛梅山示范区部分企业生产经营清洁用能需求的基础上,召集国网浙江电力、浙江电力交易中心等单位积极开展绿色电力市场化交易机制研究,注重让市场主体广泛融入市场体系建设中,创造性推出了“绿色电力交易凭证”。此举不仅满足了外贸企业在电力市场中的个性化诉求,实现了让用户用上“绿色电”的目标,也通过连接电源和客户两侧,为浙江省内新能源企业参与市场化交易另辟蹊径,进一步拓展清洁能源采购市场,彰显绿色电能的附加价值。
临近岁末,柯桥经济技术开发区传来产业捷报:历经数年,滨海工业区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申报顺利通过验收。这表明以印染产业为主体的滨海工业区历经多年改造提升和绿色蝶变,成功探索出了一条循环化发展道路。
2012年,国家就园区循环化改造出台相关意见,提出要推进各类园区按照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要求,通过优化空间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并合理延伸产业链,打造循环链等,实现园区资源、循环利用和废物“零排放”。
近年来,柯桥以核心产业集聚升级为抓手,将全区212家印染企业整合提升为108家,集聚搬迁至滨海工业区,并全面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各类循环化改造,同时加强集中供水、供电、供热和污水、污泥集中处理等公共配套建设。滨海工业区循环化改造试点历时5年,累计投资43.24亿元,完成了以污水集中处理、废弃物综合利用等为主的68个循环化改造项目。如今,该园区早已旧貌换新颜,印染企业摆脱了“污染大户”的形象,四大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62%,基本实现绿色“零排放”。
一块白色的棉布,经过手工扎结,再放锅里煮,着色后或深或浅,图案各有千秋,后出来的每一件作品都是精美的绝唱,这就是扎染……近日,东宝区泉口街道浏河社区特邀请传统手工艺老师,在博爱家园教授传统印染工艺,此次活动吸引40名社区职工和居民参与。
蓝印花布是中国传统的工艺印染品,以蓝草为染料印染而成,印染工艺距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本次体验课就是在蓝印花布的基础上讲解扎染。扎染的制作主要分为扎结、染色,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再进行染色。
活动中,老师讲解了扎染的方法及流程,学员分组进行了体验。在体验过程中,学员都感受到了印染的神奇。
此次体验活动促进了社区职工和居民之间的交流,也普及了印染艺术文化,激发了大家对我国印染艺术的兴趣,让参与者们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奇妙与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