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安金属3D打印规格
-
面议
工程塑料以其优良的抗冲击性、化学稳定性、耐高温等性能,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设备等领域中能够一定程度上取代金属,作为工程材料使用。未来工程塑料替代金属的趋势有望持续加深,以满足制造领域对于材料性能、功能、生产工艺、生产成本等各方面的要求。
根据3D科学的市场研究,工程塑料3D打印服务可用于替代金属在各种终端行业中的应用。尤其是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要求汽车减少排放量和提高燃油经济性,工程塑料3D打印服务能大量应用于汽车和运输行业。此外,家电产品、电器及电子产品、包装、建筑等行业也广泛使用工程塑料。
3d打印机通过读取文件中的横截面信息,用液体状、粉状或片状的材料将这些截面逐层地打印出来,再将各层截面以各种方式粘合起来从而制造出一个实体。这种技术的特点在于其几乎可以造出任何形状的物品。
金属3D打印的基本概念:
金属3D打印技术的核心思想起源19世纪末的美国,但是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有了雏形,1986年美国人Charles Hull发明了3D打印机。我国是从1991 年开始研究3D打印技术的,2000年前后,这些工艺开始从实验室研究逐步向工程化、产品化方向发展。当时它的名字叫快速原型技术(RP),即开发样品之前的实物模型。现在也有叫快速成型技术,增材制造。但为便于公众接受,把这种新技术统称为3D打印。 3D打印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设计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树脂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增材”打印的方式来构造三维物体的技术。金属3D打印被称作“上个世纪的思想和技术,这个世纪的市场”。
有的时候模型可以顺利地打印完成,但是模型表面并不均匀,有很细小的坑洼或者是凸起的颗粒出现,影响模型的视觉效果。
导致坑洼和颗粒的原因一般来说就是挤出材料不均匀,有时多有时少。这时一种情况是3D打印线材的品质不佳,线材本身粗细不均匀引起挤出量不均匀,另一种情况是喷嘴内有异物阻塞,挤出速度不能有效地控制。
3D打印模型出现错层时我们的个工作就是检查料盘看能不能顺利释放料丝,检查料轴看能不能让料盘顺畅转动。遇到料丝缠线不佳无法顺利释放,往往导致整盘料丝无法使用,而这种情况在线材缠料的耗材上又经常出现。目前我们还没找到好的应对办法,只有更换料盘。
另外有一种可能就是3D打印机本身皮带松动,快速移动时出现皮带打滑。这就是3D打印机本身的质量问题了,建议联系厂商来解决。
解决办法很简单,对于线材品质不佳的情况更换材料,好使用3D打印机原厂搭配的耗材。而喷嘴内有异物的情况可更换喷嘴。如果是选用第三方耗材而对厂家的生产品质又不了解,可以要一些样品用千分尺选10个测量点动手一测,就明了了。
极少出现的情况是挤出的步进电机或者齿轮出现异常。判断这种情况,只需要把打印选项中的挤出速度分别调高和调低、做两次3D打印。当低速时表面比较平整、高速时表面明显更多坑洼和颗粒,基本可以认为是步进电机或者进料齿轮的状况,建议联系厂商解决。
在打印悬空结构比较多或者有形状的悬空结构时,常常会遇到悬空的部分不能打印的情况,这个时候往往是支撑出现了一些问题,对悬空部分不能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
3D打印件是指不直接按克数收费的,件可分为四种情况。
1、镂空件:因为打印时,镂空的地方需要加支撑才能打印,有支撑才不会导致模型变形,同时,镂空件的体积比较大,打印时占用打印机较大面积。e键打印平台的自动报价系统没有将支撑的重量计算在内,同时,镂空件打印出来后需要人工去除里面的支撑,需要人工成本。
2、体积件:3D打印机是固定大小的,一般3D打印上机时放很多模型一起打印,而由于体积件占的体积较大,打印的时候没办法放入其他模型一起打印,在相同的打印时间,打印的模型少了,打印成本就高了。
3、单件不足4g:这类模型一般是数量多,体积小,e键打印在打印这类模型的时候会多打几个,避免下机的时候不见或损。同时,不足4g的模型后期处理比较费时间,人工成本因此更高。
4、全透明件:全透明件需要后期对模型进行打磨,打磨之后透明效果才更好。简单的模型,打磨方便,而模型结构比较复杂的,打磨起来比较困难,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增加人工成本。线上报价无法针对模型的结构计算人工成本。所以像下图这样的模型,打磨起来不容易,因此,当模型较复杂的时候,报价会结合线下人工报价。
遇到这类情况,威立三维的客服会在您上传报价下单之后,主动联系您,重新给您人工报价,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随时找在线客服询问。
3D打印的优势。对于那些只需要制造几个或是几十个的部件来说,单开模肯定是不划算的,手工制造当然是一个选择,而如果用3D打印技术,就只需要在3D打印机中输入设计文件,省去了开模的高昂费用,产品一致性也优于手工制造,且同一台打印机可以读取不同的设计文件,反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