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六、八年级学生请注意:这项统测,计入中考总成绩—— 体育课智能监测系统助力中考体育过程性测评!
北京市教委近日发布《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过程性考核管理办法》,四、六、八年级学期进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统测,八年级第二学期进行体育与健康知识机考;过程性考核结果与九年级体育现场考试成绩合并后,计入学生中考总成绩。 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情况、近视率等相关结果作为各区办学质量评估的重要参考。
这是继2021年《北京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方案》发布后,中考体育改革对过程性考核的具体管理办法。市教委表示,对学生体育习惯、锻炼效果、健康素养的评价,考试只是其中一个手段,更多地应该体现在日常和平时。因此,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比赛、体育家庭作业、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普测、抽测和现场考试,以及学生日运动负荷监测等环节,作为过程性考核的基础和延伸纳入管理。要围绕过程性管理“全员、全过程、”的要求,做好相应工作的组织管理。市教委负责过程性考核的统筹、监督和指导。北京教育考试院负责过程性考核考务组织实施的总体指导。各区教委负责过程性考核的具体组织实施。
关于学生体育训练及体能练习要求---学生运动负荷监测标准
根据《课程标准(2022年版)》,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要能享受运动乐趣,掌握各种体能的学练方法,积极参与各种体能练习,达到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的相应要求。体能练习要注意多样性、补偿性、趣味性和整合性。多样性指每节体育课的体能练习不能只是一种,而是应该多种,促进学生体能的协调发展;趣味性指体能练习不能只是一成不变的几种练习内容和方法,要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补偿性指每节体育课的体能练习要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弥补该项目对有关体能发展的不足,促进学生体能的均衡发展;整合性指注重一种体能练习活动能够同时发展多种体能,加强不同体能之间的关联性,提高学生体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智能运动负荷监测系统终端设备的设计原则:在不影响使用者日常活动的情况下,能长时间实时测量运动负荷,因此设计上要求结构巧、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同时由于受使用环境的限制,应采用电池供电,故还要求系统耗电要低。考虑到使用人群的不确定性,操作上应简单明了,测试结果直观。系统设计框图如图1所示。系统通过反射式光电传感器感知人体脉搏信号的变化,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经过后级电路滤波、放大后输入单片机内部进行A/D转换。在单片机内部通过算法计算出人体实时运动负荷、平均运动负荷,并将结果通过蓝牙通信传输智能手机显示,实现人体运动过程性运动负荷实时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