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济州岛标明大布一枚值楚国铜贝(蚁鼻钱)
-
面议
海外艺术品王经理:(同上)
大币背文有“十货”两字,据有人考证,这是标明大布一枚值楚国铜贝(蚁鼻钱)10枚(也有人认为其文释作“七”,意为7枚)。忻布出土的地点主要在今浙江、江苏、安徽、山东一带,人们倾向于认为这是战国时期楚国的铸币。但是1983年河南新郑城关大吴楼村,郑韩故城外廓城墙内一处东周时期的铸铜作坊遗址中,出土三套忻布陶质钱范,两套为“抚”布,一套为“四”布的连足布。这一发现引起钱币学界的关注,对忻布的铸地和国别形成两种不同看法。
海外艺术品王经理:(同上)
一种意见认为,这是郑地商人所铸而在楚地贸易用的货币,其理由是,忻布的形制与三晋地区的平肩方是布相一玖首部穿孔也与赵国晚期三孔布的特征相符;其文字风格接近于三晋的青铜器忻羌钟等的铭文。而且从《韩非子·外储说》所述“买椟还珠”等故事来看,郑国商人与楚地之间有密切的贸易往来。
海外艺术品王经理:(同上)
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忻布属于楚币,它在东部地区发现,是战国中晚期楚统治这一地区的实物见证。其“忻”字从个从斤,仅见于楚国铜贝,而三晋的“新”字均从金从斤;其“四”字的写法也与秦石鼓文、燕陶文、三晋铜器铭文不同,而与包山楚简、望山楚简相一致;忻布的形制与鄂东南出土的“良金”铜钱牌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而忻布的陶范出土于郑韩故城,是因为此地与楚国北塞陉山关相邻,是楚与中原之间商路的绾彀。郑国一度成为楚国的附庸国,《左传·僖公十八年》记:“郑伯始朝于楚,楚子赐之金。”以后晋楚争霸,商业贸易并未中断,郑国商人完全有可能盗铸楚国货币。
海外艺术品王经理:(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