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锆陶瓷常压烧结致密化过程的研究
-
面议
氧化锆陶瓷具有高强度、高硬度、可靠的化学稳定性、良好抗热冲击性能以及抗蠕变等特点,在、核能和空间技术、汽车工业及海洋工程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因此成为有前途的结构陶瓷之一[1]。由于SiC共价键比例较高,自扩散系数很小,从而导致碳化硅很难烧结[2]。在现有的制备方法中,热压烧结法可制备出致密化程度高、性能优良SiC陶瓷,但烧结成本高且多限于形状简单的产品制备。相较于热压烧结,常压烧结是1975年由Prochazka等人以B和C为烧结助剂,在高温、无外加压力的条件下完成的SiC陶瓷固相烧结方法[3]。固相法常压烧结制备的SiC陶瓷不仅具备烧结助剂含量低,不会在晶界处残留低熔点的物质,可使SiC陶瓷材料拥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的优点[4,5],而且,对于降低烧结成本和制备形状复杂且厚度较大的产品,常压烧结具有比较的优势。但常压烧结致密化程度较热压烧结有所欠缺[6,7],因此,对于SiC陶瓷材料常压固相烧结时的致密化过程开展研究,还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选择D500.5 μm、D501.0 μm、D502.0 μm碳化硅粉体,以B4C、酚醛树脂为添加剂,研究了酚醛树脂添加比例、烧结温度、粉体粒径对固相烧结碳化硅陶瓷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探索实现常压固相烧结碳化硅陶瓷的致密化有效途径。
1.1 试样制备
实验选用同一厂家的三种不同规格的SiC原粉,纯度均大于98.5%,粒度分布如表1所示,分别命名为A1,A2和A3。选用的主要添加剂为B4C和酚醛树脂,其中碳化硼粉的平均粒径D50约0.5 μm,纯度≥95%;市售醇溶酚醛树脂,浓度约50%。试验配方如表2、表3所示。
将按比例称量得到的SiC粉、B4C粉、酚醛树脂等原料以及少量分散剂等放入聚氨酯球磨罐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密封后放在球磨机上混合4-5 h,经烘干、过60目筛后,干燥的复合粉体在150 Mpa压力下,保压时间为6 s,干压成型。SiC陶瓷的烧结在真空无压烧结炉中进行,氩气保护气氛、保温2 h,有效加热区尺寸为Φ220×500 mm,真空度为5×10-2Pa,压力为1 atm。
1.2 性能测试
实验采用阿基米德法测量材料的体积密度;采用Hitachi6800扫描电子显微镜和Instron1251试验机对氧化锆陶瓷材料的显微组织结构和形貌、抗弯强度性能进行检测。本试验中,在2150 ℃,随着酚醛树脂添加量的增加,材料的致密度提高, 力学性能增强。当酚醛树脂添加量到2wt.%时, 材料的密度高,为3.17 g/cm3, 并具有大的弯曲强度507 Mpa;当酚醛树脂添加量大于2wt.%时,碳化硅晶粒发生局部聚集, 气孔有增大的趋势,材料的密度与弯曲强度有所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