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瓷器的发展史学习瓷器鉴定知识
-
面议
中国是世界上几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而多姿多彩的瓷器,作为中国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一直都是文明展示的瑰宝。它的发明是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充分说明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伴随着当时中国瓷器的外销,中国便以“瓷国”于世。
瓷器,源于陶器,但却胜于陶,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实现了从陶器到瓷器的变化。业界一般认为,“瓷器”的发明始于汉代,至唐、五代时渐趋成熟;至宋代为瓷业蓬勃发展时期,定、汝、官、哥、均等窑。名重千古;元代青花和釉里红等新品迭出;明代继承并发展了宋瓷传统,宣德。成化窑制品,尤为;清代风格古雅浑朴,比前时稍逊,却胜在精巧华丽、美妙绝伦,康熙、雍正、乾隆时所制器物,更是,令人叫绝。
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来的,在1975年、1977年河北武安县磁山和河南新郑县裴李岗相继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中,发现较原始的陶器,这意味着我国先民早在7000多年前便会制造和使用陶器了。由于当时人类的社会生产力很低下,社会的物质文明程度不高,因而导致了新石器时代陶器粗糙、古朴以及制作不精。
原始瓷器早见于郑州二里岗商代遗址,其中发现的“青釉器”以明显的具有瓷器的基本特征。它们质地较陶器细腻坚硬,胎色以灰白居多,烧结温度高达1100-1200°C,胎质基本烧结,吸水性较弱,器表面施有一层石灰釉。但无论在胎体上,还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故被人称为“原始瓷”或“原始青瓷”。在生产力的逐渐提高的西周时期,对手工业内部进一步分工,陶器也被逐步应用到了建筑方面,如版瓦、简瓦、瓦当、瓦钉、阑干砖等,使得原始青瓷的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
原始瓷从商代出现后,经过西周、春秋战国到东汉,历经了1600-1700年间的变化发展,制作工艺逐步到成熟。在西晋时期,制瓷技术益加精巧,既实用又美观,青瓷的用途也扩大到人们日常生活的酒器、餐具和卫生用具等各个方面。东晋人口南移,南方出现城市繁荣,社会上对瓷器的需要量进一步增加。这时南方青瓷造型趋向简朴,装饰减少,有些器物只作简单的褐色斑点。
南朝时期,青瓷上出现莲花瓣装饰。北方一度陷于战乱,但在北魏迁都洛阳以后,制瓷业又发展起来。北方青瓷在造型、胎釉、纹饰等方面与南方不同,一般器型较大,以尊、瓶、罐、钵之类居多。胎体厚重,胎色灰白,釉较厚,玻璃质强,流动性大,器表往往有玻璃质流珠现象。器物多以莲花瓣纹、忍冬纹作装饰,装饰方法有堆贴、模印、刻划多种。北方青瓷的莲花纹饰与佛教的盛行关系密切。
东汉以来至魏晋时制作的瓷器,从出土的文物来看多为青瓷。这些青瓷的加工精细,胎质坚硬,不吸水,表面施有一层青色玻璃质釉。烧造工艺水平和产量的不断提高,标志着中国瓷器生产已进入一个新时代,为后来瓷器逐渐取代陶器,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器奠定了基础。
我国白釉瓷器萌发于南北朝,到了隋朝,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就这样,中国瓷器便由青瓷发展到了白瓷的阶段,为以后彩瓷的出现创造了物质和技术条件。至唐代更有新的发展。瓷器烧成温度达到1200°C,瓷的白度也达到了70%以上,接近现代细瓷的标准。这一成就为釉下彩和釉上彩瓷器的发展打下基础。
当时瓷器的生产不仅满足国内各大都市市场上的需要,还到国外。当时的邢窑白瓷与越窑青瓷,分别代表了南北两大瓷窑系统。邢窑白瓷质地坚硬,制作,胎釉洁白如雪。在它的影响下,北方又出现了另一个的白瓷窑──定窑。
唐代南方的越窑青瓷,以新的面貌出现。许多瓷窑受其影响而烧制青瓷,形成了越窑青瓷系统。河南的禹县、郏县、鲁山等地区的瓷窑,还烧制出一种黑瓷地上带乳白色、中间呈现出蓝色针状的斑块装饰的花瓷,这一新兴品种为后来的钧窑窑变釉的烧制打下了基础。
宋代瓷器,在胎质,釉料和制作技术等方面,又有了新的提高,烧瓷技术达到完全成熟的程度。在工艺技术上,有了明确的分工,在我国瓷器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宋代中外的名窑很多,耀州窑、磁州窑、景德镇窑、龙泉窑、越窑、建窑以及被称为宋代五大名窑的汝、官、哥、钧、定等产品都有它们自己特的风格。耀州窑(陕西铜川)产品精美,胎骨很薄,釉层匀净;磁州窑(河北彭城)以磁石泥为坯,所以瓷器又称为磁器。磁州窑多生产白瓷黑花的瓷器;景德镇窑的产品质薄色润,光致精美,白度和透光度之高被推为宋瓷的代表作品之一;龙泉窑的产品多为粉青或翠青,釉色美丽光亮;越窑烧制的瓷器胎薄,下巧细致,光泽美观;建窑所生产的黑瓷是宋代名瓷之一,黑釉光亮如漆;汝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冠,瓷器釉色以淡青为主色,色清润;官窑是否存在一直是人们争议的问题,一般学者认为,官窑就是卞京官窑,窑设于卞京,为宫廷烧制瓷器;哥窑在何处烧造也一直是人们争议的问题。根据各方面资料的分析,哥窑烧造地点大的可能是与北宋官窑一起生产;钧窑烧造的彩色瓷器较多,以胭脂红好葱绿及墨色的瓷器也不错;定窑生产的瓷器胎细,质薄而有光,瓷色滋润,白釉似粉,称粉定或白定。
元代瓷器虽然继承了宋代南北各个主要瓷窑的生产,但北方瓷窑没有多大的创新之作,在数量与质量上均不如宋代。南方的龙泉窑与景德镇窑则超过宋代,得到了较大发展。景德镇设立了浮梁瓷局,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瓷器的进步。它的青花与釉里红瓷器的烧成,是中国制瓷史上的一件大事。青花是用钴料在胎上绘画,然后上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因它的蓝色彩绘是在釉下,故又称“釉下蓝”。青花瓷器具有呈色淡雅、退色、题材丰富与实用美观等优点,一出现,便得到迅速发展,成为景德镇瓷器生产的主流。釉里红瓷器的作法与青花相同,只是呈色原料为氧化铜,因其不易烧成而未能与青花瓷器一样得到发展。元代青花瓷器的烧造,给景德镇带来了繁荣。
明代在景德镇设置专为生产御器的官窑,又对民窑采取“官搭民烧”即“有命则供,无命则止”等手段,来为宫廷烧制瓷器,民窑得到普遍发展,景德镇成为全国瓷器的烧造中心。明代永乐、宣德时的青花瓷器,具有元代青花的许多特征色调浓艳,虽然比不上甜白、脱胎的,但由于苏泥渤青钴料的输入使用,使这时期的青花大放异彩;画工的艺术修养很高,利用青料的散晕,作末骨花卉的笔法,产生水墨的趣味;有的利用线条上不同浓淡,产生活泼的变化,显得更为生动有力。明成化时,在釉下青花的瓷器上,再加上红、绿、黄、紫等彩,这就是的成化“斗彩”。明嘉靖、万历时,又兴起了“五彩”,更有红地黄彩、蓝地黄花、红地青花、黄地青花五彩、描红等等各式彩瓷集前代各窑之大成,图案更是千变万化、增加许多。
清康熙时期继承与发展了五彩,并创烧了“珐琅彩”。清雍正时期又烧制出“粉彩”。清乾隆时的成就是转心瓶的烧制,以及成功地仿烧漆、木、铜器物和各种果品等。清代陶瓷生产,除以景德镇的官窑为中心外,各地民窑都极为昌盛兴隆,并得到很大的成就,尤其西风渐进,陶瓷外销,西洋原料及技术的传入,受到外来影响,使陶瓷业更为丰富而多采多姿,也由于量产及仿制成风,画院追求工细纤巧,虽有惊人之作,但少创意而流于匠气。清代瓷器,集历代烧瓷之大成并创造性地加以发展,达到了中国瓷器烧造的历史高峰。
瓷器的发展从古至今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人们生活中有着较强的实用性和观赏性 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古陶瓷发展史,它虽然是以衰退而告终,但是它经过每个时代的打磨,在不同的时期给我们带来了变化多样、绚丽的视觉盛宴,更是为后人留下的这份珍贵而又丰富的遗产,永恒难忘。
藏品交流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