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霁红釉瓷器的市场价值多少钱
-
面议
红釉是以氧化铜为着色剂,在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早出现于唐代的长沙窑。元代始成功地烧制出红釉器物。明代永乐、宣德时烧制出的“宝石红”釉。清代康熙时,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先后烧制出郎窑红、豇豆红和霁红。康熙高温铜红釉瓷的成功烧造标志着明代中期以来失传的高温铜红釉瓷器在康熙时景德镇御窑厂得到了恢复。
清代的制瓷技术在前代成就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高,并取得了的成就,在单色釉生产方面,康熙官窑红釉瓷器的出现,改写了明代铜红釉失传已久的局面。清代初期,沿用了明代景德镇御器场的烧造制度,于顺治十一年改御器厂为御窑厂,由工部或内务府派人监理。康熙十九年,由广储司郎中徐廷弼、主事李延禧督造御器烧造,次年又差工部虞衡司郎中臧应选等来景德镇督办,世称“臧窑”。康熙四十四年江西巡抚郎廷极来厂督造,出品不凡,世称“郎窑”。明代以前,红釉器品种相对单一,统称“鲜红”釉瓷,明代永宣红釉由于主要用作祭器,仅供,民间禁烧,因此名曰“祭红”。清代红釉瓷器较明代更为平民化,这也是红釉瓷器在清代发展壮大的原因之一。
从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的康熙红釉器的藏品数量和品种可以看出,当时制瓷工艺的发展和探索红釉烧制工艺的道路正趋于成熟。康熙时期的祭红釉具有与明代红釉相同的特征:发色深沉,釉不流不裂,表面呈橘皮棕眼等。足可见清代御窑厂仿明代红釉器的水平之高。
康熙朝所烧的铜红釉,除郎窑红、豇豆红外,尚有祭红釉,为仿明代永宣时代的红釉器。祭红釉有别于郎窑红的浓艳透亮,也与豇豆红的淡雅柔润不同,其釉色深沉失透,釉质均匀。
康熙郎窑红得名于当时的督陶官郎廷极,也是仿明代鲜红釉的成功之作。由于釉料配制和烧成温度稍有不同,所以色调比宣德红釉浓艳,釉的流动性增大,光泽感强,釉面有细碎裂纹。釉在高温下会向下流淌,所以口部露胎,呈现出淡青、粉红或米白色的“灯草边”,集聚在底部边缘的积釉呈色较深,接近黑红色。器物底足有白色、炒米黄色的称“米汤底”,浅绿色的称“苹果底”。
豇豆红是康熙时期的又一名贵品种,代表康熙红釉的高水平,此品种釉面匀净,不流不裂,色调淡雅,酷似豇豆的红色,又带有绿色苔点,釉质莹润无比,烧成条件极难掌握,铜在高温下需呈现两种状态,红和绿都出现在同一器物上,工序繁琐,属铜红釉中难烧制的品种,故传世实物不多,以文房小件为主,全为官窑烧造,底都有“大清康熙年制”青花楷书款。豇豆红釉器有多种名称,如“娃娃面”“桃花片”“美人醉”“美人霁”等。
珊瑚红釉始于康熙,属低温铁红釉类,釉色均匀,红中闪黄。胭脂红釉为康熙年间由西方传入我国,雍正、乾隆时尤为盛行,均属官窑制品,又称洋红,属于低温粉红釉。胭脂红釉以黄金为着色剂,根据颜色浓淡分为胭脂红、胭脂水、粉红。
清代前期单色釉工艺在明代的基础上有了相当大的进步,主要体现在景德镇御窑厂的官窑器上,名目繁多,品种多变。祭红是明、清红釉器的发展主线,影响深远,从文献记载中可知,祭红、霁红、鸡红、积红、宝石红都为同一品种,釉面特点是发色深沉匀净,不流不裂,口沿和底足有整齐的白色边线,祭祀。郎窑红釉面与祭红和豇豆红不同,釉面有开片,有垂流现象,口沿露胎,器形均为康熙标准式样。与祭红和郎窑红相比,豇豆红釉面细腻柔和,有通体一色的红釉,但不如祭红深沉;也有略带桃红斑点或深浅不一的绿斑,均为官窑制品。豇豆红烧成难度大,多为文房案头用具或摆设。这说明清代红釉器的功用不于祭祀,也为了陈设和赏玩。
康熙红釉器的发明是红釉器推陈出新的开始,从宋代到明初红釉烧制技术的不断进步,再到永宣时期红釉的黄金时代,标准的鲜红釉已烧制成功。之后虽失传了二百多年,但康熙年间难关得以恢复,使得施釉工艺日趋,品种更加丰富。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的康熙红釉瓷器不是单纯地模仿永宣红釉,而是寻求创新,在创新中重新诠释了艺术,为世人展现了中国瓷器的特魅力。
康熙红釉瓷器现在市场价格
康熙祭红,呈色均匀,色泽沉稳失透,既有别于郎窑红的浓艳透亮,也不同于豇豆红的淡雅柔和(见图1)。颜色红中泛黑,部分器物因釉流淌至足边而呈黑红色,但盐有个别的器物呈色较为浅淡鲜亮。釉汁凝厚,釉面有细冲的橘皮纹,不透明"。常见有梅瓶、蒜头瓶、玉壶春瓶、盘、碗、杯、高足杯、钵、水盂等,制作规整,口沿及底足均有一条整齐的。灯草边。。
二、郎窑红
郎窑红,又有"牛血红"之称,属于铜红釉系列。因由江西巡抚郎廷极主持景德镇窑务时所烧造,故而得名。色泽鲜红浓艳,光亮夺目、绚丽灿烂,极似初凝的牛血,与明代宣德年间烧造的“宝石红”并驾齐驱,故有“比视成宣欲乱真”的赞誉。郎窑红对窑炉气氛和烧造温度的要求,很难掌握分寸,稍有不慎就会失败。所以在景德镇当地流传说“若要穷,烧郎红”,这也正是郎窑红极为名贵的原因之一。清代文人许谨斋称赞郎窑红是“宣成陶器夸前朝,迩来推郎窑,雨过天青红琢玉,贡之廊庙光鸿钧”。
郎窑红与祭红相似,但也有区别。,郎窑红的色泽比祭红更加深沉浓艳。第二,郎窑红的釉面有清澈透亮的玻璃光,且有开片而祭红的釉面无玻璃光和开片。第三,郎窑红的器物口沿因流釉多呈白色,圈足修削后不再流釉,故有“脱口垂足郎不流”之说而祭红的器物口沿流釉现象不明显,但圈足则普遍流釉,第四,郎窑红的器底呈透明的米黄色或浅绿色,俗称“米汤底”或“苹果底”;而祭红的器底一般施透明釉。第五,郎窑红的器物均不落款,而祭红的器物多写有本朝款识[3]。
康熙郎窑红,以胆瓶、观音尊、贯耳瓶、油锤瓶、僧帽壶、高足杯、觚、盘、碗、文具、渣斗等较为常见,尤以观音尊、笠式碗具代表性,造型雍容华贵,气度不凡,绝非一般器物可比(见图2)。
三、豇豆红
豇豆红,又有“大红袍”“正红”“美人醉”“桃花片”“娃娃脸”之称,属于铜红釉系列。因色泽中多带有绿色的苔点,颇似红豇豆的颜色,故而得名。豇豆红的釉色淡雅娇嫩,宛若桃花般艳丽,有深浅浓淡之分。其中釉色洁净无瑕的称“大红袍”,釉色通体一色的称“正红”,釉色深浅不一的称“美人醉”,釉色浅淡的称“娃娃脸”,釉色幽雅娇嫩的称“桃花片”,釉色晦暗浑浊的称"榆树皮"等。
霁红釉瓷器拍卖成交价
1313 清乾隆 霁红釉描金题诗 400.00-500.00万 1,916.00万 2005-11-28 佳士得
2318 清雍正 霁红釉橄榄瓶 120.00-150.00万 780.00万 2010-12-11 北京翰海
0564 清雍正 御窑霁红釉珐琅彩 230.00-260.00万 1276.00万 2014-05-18 北京东正
0065 霁红釉摇铃尊 160.00-320.00万 601.60万 2015-01-10 荣盛国际
2321 清乾隆 霁红釉直径瓶 80.00-120.00万 884.00万 2011-05-19 北京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