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黄地素三彩三多纹盘寻找合适的平台
-
面议
康熙时期釉上彩瓷器中有一种生产数量不多,艺术上文静典雅的瓷器,叫素三彩。大家熟知康熙五彩绚丽多姿,中外,而素三彩作为康熙的彩瓷之一,虽然用彩方面没有五彩那么丰富,但由于它精细的工艺和高雅的艺术品位,在清朝宫廷用瓷中地位很高,非同凡响。
素三彩,明清两代景德镇生产的一种釉上低温彩瓷器,其在高温烧成的素瓷胎上,用彩釉填在已刻划好的纹样上,再经低温烧成。因彩绘以黄、绿、紫、白等彩料为主,色彩素雅别致,故称“素三彩”。三彩瓷起源于唐代陶胎三彩,至宋代始有瓷胎三彩和辽代三彩。明成化年间的三彩瓷器,其中绿与紫色彩浓重艳丽,素三彩瓷器取得一定成就,清康熙官窑继承明代技术,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使其成为康熙朝的名贵品种。
康熙时期是中国陶瓷史上素三彩制作繁荣的时代。不仅表现在器物数量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而且在器物造型、装饰技法、图案纹样、色彩的变化上都获得了的成就。康熙素三彩除了黄、绿、紫外,还增加了当时特有的篮彩,格调素净典雅,尤其精美的是用一种色彩为地色的品种,如黄地、绿地、黄地、黑地、紫地、虎皮斑等,即“白地三彩”、“黄地三彩”、“墨地三彩”、“紫地三彩”。其中以黄地素三彩为名贵,此品种自康熙朝创烧,一直延续至清末,制作复杂,颇为珍贵。
黄地素三彩三多纹盘,撇口,浅壁,矮圈足,胎体较薄,手感略轻。在坯胎上施一层有闪光的乳浊色釉,又称“密淋釉”、“护胎釉”,釉色特点细薄匀净。器物满施黄釉为地,釉上则饰素三彩三多纹,以绿、黄、紫、墨等色绘制而成。内壁为折枝石榴、香橼、寿桃纹,枝叶缠连,果实丰硕饱满,石榴露出粒粒果籽,寓意多子,桃实寓意多寿,香橼谐音“元”,与其它两种果实构成“连中三元”之意。外壁为双折枝花卉纹,朵朵盛开,而叶脉以墨色涂绘,布局疏朗,不像盘内纹饰较密。底足满釉,落“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青花楷书款,字体清秀,为典型的康熙体,特别是捺笔等收笔较夸张,笔路分明,青花发色。
素三彩瓷器这个品种与色彩浓烈、绚丽多姿的五彩和层次分明、妩媚娇艳的粉彩相比真是淡淡的妆,纯纯的情,展现出素静高雅的风姿,在瓷器釉上彩的品种中树一帜。故收藏界有“素三彩,一瓶之值辄及万金”的说法。此黄地素三彩三多纹盘器型规整,釉色匀净,构图疏密得体,纹饰精细,彩素,色淡,形成雅致恬淡的艺术效果,在彩瓷中耳目一新,是一件十分珍贵的康熙朝彩瓷名品,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