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上的金彩有哪些
-
面议
当下藏品出手及春拍藏品甄选 一五零五六九二五六一五 郑女士 致力民间藏品出手渠道建设
以金色为彩的瓷器,一般统称金彩瓷。陶瓷上用金为饰主要是受漆工艺的影响, 大致有贴金、戗金、描金三种。
贴金出现得早,唐代比较的陶俑上就有贴金箔装饰的,唐代越窑以及宋代定窑、建窑都有用漆贴金箔装饰的瓷器,其特点是用漆等黏结剂直接将金箔粘贴在瓷器上,不经过焙烧。贴金所用的金箔片较厚,用料既费艺术效果却一般,因此宋代以后贴金瓷器就不再制作了。
戗金是使用坚硬的工具在釉面进行錾刻,然后再在錾刻的沟槽内填胶、贴金,待胶液干透再将沟槽外的金箔去除。明曹昭《格古要论》记载:"(明初)饶器,出今江西饶州府浮梁县……且俗有青黑色戗金者,多是酒壶、酒盏,甚可爱。在明代瓷器中非常,以至日本对这一时期的金彩瓷为"金栏手"。明末以后就为描金所完全代替。
描金是用本金(金粉)或亮金(金水)在瓷面上描饰装饰纹样或配合其他装饰作边线或金地使用。本金的使用技法较亮金操作要困难得多,而且由于含金量高,一般只局部使用于产品,一般产品都采用亮金(金水).清代景德镇金彩瓷器为鼎盛的乾隆朝,唐英在其自撰的《陶成纪事碑记》中举其仿古采今之各种装饰手法,金彩只有描金、抹金。
本金
本金是把金箔制成金粉,再加入氧化铅用以降低黄金熔点,终于制作出了“本金”。直到这时,金彩工艺才真正属于陶瓷彩烧工艺的一部分。其操作过程是:(1)擂金粉。将金箔放在瓷质擂金盘内加入适量水,加温到40℃左右,用手在盘内不断研擂,使其变成金粉,再用筛箩过细。(2)以本金1 分加入0.5%西赤置于调色碟内混合,然后加入树胶溶液5-6 滴,调至金粉不起泡为宜。把调好颜色的碟子放在热水碗上烫干。(3)用描金笔沾水调金描绘纹饰。(4)烧成后用玛瑙笔在金上刮出金色亮光来,或用细沙擦磨。
金水
1830 年,德国人居恩创制出“金水”,即将黄金溶解于王水(浓硝酸与浓盐酸按体积比1∶3 配制的混合物),然后绘画。这种金彩制作方法大约在1840 年(道光1821 年—1850 年)鸦,片战争时传入中国,并应用到景德镇瓷器制作中。“金水绘画”要比“金粉绘画”耗金量更低,效果更好,能够呈现出艳丽光泽,其优点是:(1)金彩发色好,光亮平整。(2)金彩涂层薄,大大降低了黄金的使用量。(3)工艺简单,不需要象本金那样,出窑后需再进行打磨抛光。(4)金彩附着力好,提高了产品质量。金水的操作较为简便,手工操作方法是根据装饰部位用描金笔蘸取金水描绘花纹,镶边铺金地或结合其他装饰使用。目前也有采用戳印来代替手工描绘的,但质量粗糙。目前看来,使用多的是给日用瓷镶金边,当代已采用镶金机代替手工操作。
化学金
Electroless Nickel/Immersion Gold,简写为ENIG,又称化镍金、沉镍金或者无电镍金,化学镍金是通过化学反应在铜的表面置换钯再在钯核的基础上化学镀上一层镍磷合金层,然后再通过置换反应在镍的表面镀上一层金。 根据明清御厂金彩器制作特点,可以发现其变革的分水岭,即明代之前为金箔贴金,明末康熙始用金粉描画,鸦,片战争后流行金水绘制,现代瓷器用化学金,它们的制作特点及呈色特征为我们在金彩器断代上提供了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