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则电力绝缘胶垫厂家现货供应
-
面议
净化环境、腾出空间、降低隐患。随着2017年12月27日南线阁街电力架空线入地后一基电杆拔除,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负责实施的2017年首都核心区58条道路的电力架空线入地工程已经全面完工。一组数字向我们展示出这一年国网北京电力的工作成果:新装10千伏箱式变电站266台、开闭器255台,敷设电缆151千米,拆除柱上变压器326台,拆除导线164.5千米,拔除电杆2193基。这相当于让出了13.2万平方米的电力空中走廊,进一步净化了首都核心区空间环境。
先建后拆 深夜施工不扰民
2017年,首都核心区电力架空线入地整体工作量达到“十二五”期间全部工作量的5倍。为大程度减少对市民用电的影响,此次架空线入地施工,国网北京电力集中安排在每日夜间零时至5时进行,并采用先建后拆的方式,即建好一条同路径的地下电缆线路后才拆除架空线路。
任务量大,夜间施工,从酷暑到寒冬,如何施工的精细化?我们了解到,从工程开始之初,国网北京电力就成立了国家重大项目电力建设与服务总指挥部和首都核心区架空线入地工程建设现场指挥部;负责人带队,深夜督察现场,把控进度;组建员突击队,在5个项目部分别设立责任区、7个组设立54个岗,参与物资配送、停送电计划、土建验收、服务等18个关键环节。
这种精细化更渗透到人性化的施工方案中。夜间施工,增加反光标识、交通警示标识和交通导行措施;胡同道路狭窄,就严控施工作业面;靠近居民住宅无法使用大型器械,就依靠人背肩扛的方式;电力负荷分段切改,缩小停电范围迅速恢复供电;挖一段路沟,铺一段管线,及时清理施工垃圾恢复路面,让居民出行更安全、更放心。
“布控球就支在工地的旁边,实时监控,移动设备安装在施工现场负责人的安全帽上,所有数据会立即传送到可视化监管平台。”北京城区供电公司建设部主任工程师余森林告诉我们,施工高峰期,应用移动智慧平台同时实时监控多个施工现场,视频截图存证、双向语音对讲、作业现场定位等,做到“一条道路一个项目负责人”。国网北京电力还细化管理到每项工程的每个施工点位和作业面,增大现场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管控力度,全力施工安全、文明。
北京城区供电公司建设部主任李宁,2017年几乎每天都在各工作点位上奔波,“大多数道路夜间拔杆,增加了作业人员上杆作业、吊车操作、拔出后电杆方向控制的难度。”此外,冬季施工,入地电缆在低温下外壳硬化,不易弯曲,路面因寒冷更加坚硬,影响了破路施工速度。李宁告诉我们,针对疑难点段,国网北京电力制订了差异化方案,对每条道路制订“一路一图一杆一案”。
让李宁印象深的就是天坛路的施工,这是电力架空线工程单条长度长的一条路,2.1千米的道路施工情况复杂,周边的管线更是纵横交错。为了避开其他管线,架空线入地的基坑深挖到13.5米,创下电力架空线入地基坑深度之。